一年前,"酒后代駕"在南平悄然出現,這一新生事物市場前景如何? 記者昨日從市交警支隊了解到,南平市車禍大約有50%-60%與飲酒有關。酒后駕車發生事故的幾率高達27%,今年以來因酒后駕駛造成的惡性交通事故有6起,死亡13人,占惡性交通事故的1/3,死亡人數約占40%。
應酬推不掉,酒來擋不了,喝酒后又不敢開車,怎么辦?8月15日起,南平市交警部門開展整治酒后駕駛違法行為專項行動,那么,嚴打酒駕是否能帶旺延城代駕需求?
汽車租賃公司試水“酒后代駕”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目前南平有2家汽車租賃公司經營代駕業務。還有不少汽車租賃公司認為代駕市場潛力很大,看好這一市場,但也坦言難度不小,會謹慎嘗試拓展代駕業務。
“去年11月11日晚上9點多,在一家酒店就餐的蔡先生要求公司派一名司機到酒店,將他的車開到怡景嘉園。這是公司開業后接到的第1個酒后代駕業務電話。”南平市區一家汽車租賃公司工作人員陳小姐告訴記者,公司從去年9月份就開始將酒后代駕業務作為副業。“原以為生意應該不錯,但結果很讓人失望。”業務開展幾個月,只接到7個代駕業務。
記者了解到,兩家提供“酒后代駕”服務的公司,代駕收費是每小時20元左右,不足1小時的按1小時計算,但要看時間和路程,具體價格再做相應調整。記者詢問是否需要簽訂合同,他們均表示不需要,一般只要有口頭協議就行,如果要長期代駕的話可以簽書面協議。
三元路一家汽車租賃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一年前曾做過“酒后代駕”業務,生意一般,只接過2個業務,后來干脆就不做了。“酒后代駕是個累人活,沒有時間規律,做起來麻煩。有些客人喝醉酒之后舉止不理智,我們的司機就不愿意接活。
那么在酒樓和KTV等場所,是否有提供代駕服務呢?記者走訪了市區三元二路、東山路、商業城、馬坑路等酒樓和KTV較集中的地方,發現大多數并沒有提供這項服務。
車主對“酒后代駕”心存疑慮
面對“酒后代駕”這樣一個新興的行業,大多數市民給予正面評價。然而,也有一部分市民提出了質疑:以南平的城市規模,“酒后代駕”未必能夠長久生存,那么,有車一族是否能接受這樣的消費形式?
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盡管大多數人都知道“酒后 代駕”,但一些車主對請人代駕心存疑慮。他們表示,延城的代駕公司缺少部門監督和規范,收費也沒有統一的標準,由于對代駕司機不熟悉,而自己又處于醉酒狀態,萬一丟了東西或者發生交通事故,責任由誰負?
采訪中,有經營酒后代駕業務的兩家汽車租賃公司負責人都表示,目前市場不景氣,主要是由于市民對代駕司機的信任程度不高,還有就是收費問題,沒有統一的標準,較易引發糾紛。他們坦言,開展的“酒后代駕”業務仍處于“試水”階段,并沒有花太多精力宣傳。“雖然目前業務不多,但我們會堅持將這項業務做下去。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逐漸轉變和城市范圍的擴大,代駕市場肯定會越來越好。”一位負責人說。
“酒后代駕”發生糾紛難維權
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相關負責人黃相鈺認為,“酒后代駕”是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應運而生的一個新生事物,至于可能引發相關的法律問題,從民事角度看,“酒后代駕”和普通代駕區別不大。如果在代駕過程中出現交通意外,應該是由車主、代駕公司和保險公司三方協商解決。
黃相鈺說,因為“酒后代駕”多是偶發性的單次行為,口頭協議居多,很少會簽訂書面合同,這使糾紛發生后舉證難度增加,糾紛較難解決。他認為,有關部門對這一新生事物要加強引導和規范,對代駕人的資質制定統一標準。黃相鈺建議,車主若需要代駕服務,可以事先與代駕公司簽署一份代駕協議,同時核對清楚代駕司機的有關證件。(大武夷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