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日益尖銳,大學生創業由“冷”變“熱”。同濟大學中國科技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尤建新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學“創業熱”本身是一件新事好事,但也存在著誤區。這些誤區可能會以積極的姿態“捧殺”大學創業者,必須引起警惕。
在尤建新看來,當前大學“創業熱”存在五大誤區。
誤區一,課堂里完成創業教育。許多大學為了推動大學生創業,紛紛增設關于創業的課程或講座,但效果不彰。尤建新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學校園內的課堂難以完全承擔起創業教育重任,對于創業而言,校園之外的學習可能更為重要。
誤區二,創業就能成為企業家。尤建新表示,許多企業家是在創業后成長起來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創業就能成為企業家。高瞻遠矚、胸懷大志,海納百川,不畏艱難、百折不饒等企業家的特質不是每個創業者都能擁有的。成為企業家是創業者的目標,但不能成為創業的必然。
誤區三,創業是大學的任務。最近,教育部門和大學掀起了“創業熱”。但尤建新認為,鼓勵和推動大學生創業是全社會的事情,特別是政府和產業界的關鍵作用不能在“創業熱”中被疏忽。充分發揮官產學的作用,是“創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誤區四,就業不成就去創業。尤建新表示,創業對于大學生的個人發展是一種考驗,其難度遠遠大于一般的就業,不是讀書成績好就能勝任創業的,更不是讀不好書就一定是創業的主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