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濟學界魯迅”之稱的茅于軾,在鄭州為河南的青年作了一場關于《賺錢、創業與人生》的演講。
80歲高齡的茅于軾先生講話一點都不老套。對青年學子們來說,什么是第一位的?茅于軾一語驚人:不是空談大抱負,也不是只想做大事,而是賺錢,自己先養活自己。在講到賺錢的意義時,茅老再次語出驚人:“青年人賺錢的行為本身,就是為人民服務了,我不贊成不賺錢的為人民服務。”茅先生詳細闡釋說,“免費的為人民服務未必是好事,我不贊成。在市場經濟中賺錢,不是免費服務、也不是低價服務,而是按照經濟規律的服務,賺錢本身就是一種為人民服務。 ”
茅先生觀點的前一部分肯定是對的,一個人賺錢的本身,也是為社會增加財富的行為,本身也是“為人民服務”的一部分。市場經濟條件下,服務是在交換中進行并完成的,經濟學家看到了商機,找到了交換價值。茅先生觀點的后一部分,就有了“語為驚人而驚人”的意味了。
茅于軾說,比如街頭的免費理發,看起來是純粹的服務行為,但一些人不需要理發而去理了,一些人又理得不好需要重理,反而不一定達到滿意的目的。而其他理發店也因此流失了一大批顧客。按照市場規則,消費者掏錢去理發,不僅享受到了好的服務,也可以促進消費,這就完成了交換。
按照茅先生的推斷,第一,免費理發的,多半是手藝不精;第二,免費理發的,服務不太好;第三,免費理發竟然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意思了。這讓我們很不理解。賺錢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但絕對不能說免費的為社會服務就是給社會添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