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是剩者為王。”談起當下的網絡視頻市場,清科集團總裁倪正東表示,視頻行業爆發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雖然堅持下去也不一定成功,但現在放棄就意味著前功盡棄。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知名視頻網站都已經喪失了創業型公司的朝氣,管理層換了一撥又一撥。如今對于他們來說,上市更多地是為了“解套”,有些網站甚至與廣告商合謀作假,提高公司業績以圖早日“脫離苦海”。
又遭“搶逼圍” 為別人做嫁衣裳
與高投入相比,視頻網站盈利能力卻不見起色。有業內人士指出,至少到目前為止,市場上幾家主流的視頻網站還沒有任何一家真正實現盈利的。究其原因在于,其營收過度依賴互聯網廣告。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網絡視頻市場總體收入規模達到8.44億元,雖然同比增長95.4%,但同期全國電視廣告收入675.82億元,同比增加66億元。
一位資深廣告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網絡視頻作為新媒體,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廣告上很不靠譜,因為廣告投放是一種“非理性行為”,90%以上的廣告主、廣告代理是“別人怎么投,我就怎么投”。
在他看來,網絡廣告之所以在2004年才爆發,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些掌握廣告投放權的人開始上網了”,但是這些人極端保守,即使能夠證明投電視是“傻砸錢”,投視頻是大勢所趨,他們也不敢貿然轉向。“目前來看,投電視至少沒有風險,同行們都還在投,老板或者客戶也不會懷疑他拿回扣。”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到目前為止,網絡廣告仍不足全年廣告業投放總量的10%。
而網絡視頻行業在謝文眼中更是典型的“高風險、低回報”,因為“既無市場門檻,又無技術門檻,誰有錢都能做”。在采訪中,不少視頻行業的從業者都坦言,視頻行業的競爭其實一直處在資本博弈的階段。
視頻網站們惟一值得欣慰的是,幾年下來,中國網民使用網絡視頻的習慣已經養成,有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網絡視頻用戶規模將達到3.88億人,占整體網民比例已達到94%。然而,由于網絡視頻服務缺乏用戶粘性,優酷、酷6這些苦熬了多年的創業者們似乎不經意間為別人做了嫁衣裳。
剛剛過去的世界杯營銷中,擁有電視臺背景的央視國際通過版權分銷、互聯網廣告、手機收費等方式,收入突破5億元。而傳統門戶中,搜狐也率先出手,在影視版權購買上大刀闊斧。據互聯網流量監測分析機構comScore最新發布的數據,搜狐視頻連續兩月在國內視頻網站視頻播放量(VV)統計中位居第三,僅次于優酷和土豆,在營收方面更是與優酷、土豆不相上下。
謝文一直都不看好視頻網站的前景,在他看來,視頻跟圖文一樣,僅僅是一種信息載體,載體只有與用戶或者內容結合才能體現其價值,而傳統門戶已經累計了上億的用戶,電視臺則有很多獨家的內容資源,兩者都比獨立的視頻網站更有優勢。
“歸根到底,視頻網站并沒有成功地利用‘互聯網效應’。”謝文指出,對于創業者而言,選擇一個行業和商業模式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在短時間內以應用或服務累積用戶,尤其是培養用戶粘性。“一旦別人發現要爭奪你的用戶成本很高時,它就不可能再打得過你。而這也正是視頻網站創業者們所缺乏的。”謝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