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相之四:失血

病相之四:失血
SNS行業是最威武的“吸金王”,數年間竟然吸引了10億美元的投資。但這個完全靠資本大量輸血得以維生的行業,正面臨失血過多的危險。
SNS:持續失血
一直情緒高漲的SNS行業開始顯出疲態。7月1日,360圈倒閉;7月30日,螞蟻網關站。其后,有媒體曝出,51.com多位高管出走、經營狀況遭遇滑鐵盧;開心網(kaixin001.com)的Alexa全球排名跌到了100名之外,近3個月用戶量、頁面訪問量分別下降了25%和40%;在日前召開的Chinajoy游戲展上,千橡互動董事長兼CEO陳一舟也表示,今年SNS網站整體用戶數沒有上升。
中小SNS網站開始出現倒閉潮。一時之間,整個SNS行業遭遇到了空前的質疑。
告別圈用戶時代
易觀國際信息服務事業部研究總監李智認為,SNS圈用戶的時代已經結束,SNS流量下滑是意料之中的。易觀國際數據顯示,SNS市場已經趨于穩定。2010年,SNS市場的用戶規模將達到2.17億。目前,人人網的用戶數是1.3億;開心網的用戶數是8600萬;51.com的用戶數達1400萬;天際網的用戶數達450萬。可以看出,這幾家網站已經占據主要的SNS市場。
這些活下來的SNS都不容易,需要過用戶、投資等關口。例如,2006年,校內網(人人網的前身)成立,針對“有閑”大學生的定位,讓其迅速占領了高校大學生的市場,將用戶擴展到千萬級別。后來,人人網的母公司千橡集團獲得4.3億美元的巨額風投。在營利方式上,人人網也是絞盡了腦汁,才在頁面廣告、品牌廣告和第三方游戲上獲得一些營收;2008年,“黑馬”開心網上線,借著病毒式營銷,開心網一時成為白領們的“心頭大愛”,2009年開始通過植入廣告、品牌廣告和第三方游戲獲得營收。
垂直型SNS的日子更不好過。定位于商務SNS的天際網是國內SNS的最早試水者之一。2004年,前新浪網副總裁林廷翰在繼Qzone之后,開始了第二次創業,投入兩萬美元創立了天際網。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后,一直不見起色。林廷翰曾訴苦道,“我們的主要業務到2009年才全面啟動,2008年我們的規模依然很小,而且還沒有實現盈利。”
目前,天際網共有40多名員工。而按照之前的計劃,天際網的團隊在2009年上半年,就要從50人增長到100人,并且走出北京,到其他城市拓展。但是金融危機的到來讓這一計劃被迫停止。最終,在接觸3個大公司、尋找投資兩年后,2009年3月,天際網與歐洲最大的SNS網站Viadeo達成了并購協議。林廷翰失去了對天際網的控股權,雖然這有些悲情,但終究換來了天際網的生存。
此外,今年2月,在韓國SK電信向粉絲網注資2700萬美元之后,定位于青少年娛樂溝通SNS的賽我網與和粉絲網合并,合并后,基本上向粉絲網的定位靠攏。2003年,賽我網被韓國SK電信運營商收購。進入中國后,一直發展不順,SK電信遂將賽我網變相“拋棄”,而選擇了粉絲網。
而那些目前在市場上本來就非主流的SNS,若鄰網、占座網、海內網、底片網、一起網、同學網等,更是名存實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