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政府強力支持
楊通漢他們認為,對于無償獻血宣傳不夠,讓公眾對于獻血有誤解
昆明血液中心工作人員認為,公眾對無償獻血存在一些疑慮,很大原因是對獻血本身了解不夠。
趙建海介紹,正規血站的采血用具都是一次性的,非常安全。獻血可以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提高紅細胞攜氧能力。獻400毫升血對身體沒有影響。
而就用血本身,他說其實是免費的,“按照國家規定,我們以230元每單位(200毫升)賣給醫院。這并不是血液本身的價值,只是收回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
他介紹,血液采集后,要經過幾道程序的加工,其中檢測耗費成本最高。例如要檢測艾滋、肝炎、核酸等。
他說一個血站一年的費用大概4000萬,都由政府承擔。此外的一些費用,則通過血液本身收回成本。
董偉群也認為,民眾對醫院有誤解,她稱血液都是“原價給患者”,增加的是人工、治療等費用,“血液是不算錢的”。
不過,這方面的“內幕”,并不被公眾熟悉。
楊通漢認為,現在對于無償獻血的宣傳力度遠遠不夠。他說昆明血液中心一年的宣傳成本100多萬元,“都是要自己想辦法”。
他介紹,昆明血液中心會跟本地媒體合作,宣傳獻血知識。采血車也會在街頭發傳單。但宣傳效果不明顯。據了解,在供血問題解決比較好的深圳,獻血知識宣傳是滾動播出的。
楊通漢認為,這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資料顯示,日本是相對好地解決了供血問題的國家。日本在1964年作出了《關于推動無償獻血的決定》,把能發動的部門和能利用的一切宣傳工具調動起來,在各市、區、鎮、村及保健所都設立了協議會。并以法律形式規定官員必須帶頭無償獻血,例如都、道、府、縣官員每年獻血一次。規定每年7月為獻血活動月。在中小學開設獻血知識課,并組織學生到血液中心參觀等。到了1973年,日本的無償獻血即完全保證了全部臨床醫療用血。
楊通漢認為,要徹底解決血荒,需要政府加大對無償獻血的支持力度,借鑒成功經驗,建立獻血長效機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