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來說,不管是名人還是非名人,最終的選擇取決于作品質量。還是那句話:“內容為王。”
記者:從純文學類到暢銷類,從名人自述到名人勵志,幾乎做一本火一本,成功訣竅是什么?
金麗紅:并不是本本都火,“走麥城”的時候也不少。但是我們在追求一種成功率,也就是希望每本書都好賣。“好賣”這個詞很久以來并非褒義,似乎好賣就意味著品位低,這顯然是誤解,也看低了我們的讀者。讀者是沉默的評判家,他們的整體選擇是十分清醒的。
“本本火”有些溢美,但我們確實每時每刻在研究讀者,研究他們的閱讀取向。這大概是書相對好賣的主要原因。
當然書賣得好,具體運作十分重要。我們每做一本書都很累:研究讀者——溝通作者——精心制作——全力營銷。做下來要蛻一層皮。最終的結果是“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獲。”
記者:業內把您和黎波搭檔比喻成出版界的“黃金組合”,不僅給讀者提供很多很好的圖書,也創造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你們合作多久了?如果有分歧時怎么辦?
金麗紅:和黎波的合作是從1988年到現在,在華藝出版社15年,到長江文藝社兩年多,總計17年了。總的來說挺默契,似乎有一種天然分工,我做前端,選題策劃、編輯;他負責后端,圖書營銷、發行。前后端連接起來就是完整的出版鏈條。一本書能否做好,關鍵在于鏈條的每個環節及環節的咬合。表面上看是兩個人“金黎組合”,本質上是一個商業過程的整體運營。這種配合比較良性,所以幾乎沒有間斷地在做一些暢銷書。
我們之間的分歧是常有的,有時吵得不可開交,但是最終還是能相互妥協,因為基本想法是一致的,各讓一步吧。“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記者:作為一個資深出版人,您覺得眼下圖書市場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金麗紅:我認為眼下圖書市場的最大問題是:出書的人不懂買書的人。
出書前的第一件事先問自己:我出的這本書給誰看?這個問題弄清楚了、搞準確了,后面的問題迎刃而解。
記者:《狼圖騰》走向了國際市場,下一步您的最大目標是什么?
金麗紅:目標不遠大,還是一本一本地做讀者喜愛的書。做大做強是日積月累后的水到渠成。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