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句話,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之后再作打算的好,而當你條件充足的時候,實是不用過于擔憂,許多東西自會水到渠成,春暖了花自然會開……
感覺這是個頗有探討意義的問題,便就此問了身邊不少異性朋友,得出四種答案:
一:先創業后結婚。理由沒有物質作基礎的婚姻不能長久,占多數;
二:結婚后再創業。理由夫妻雙方共同努力效果更好,人數也不少;
三:結婚后再創業再結婚。初聽時很是詫異,聽其解釋,也就是“男人有錢就變壞”的一種體現,娶了大的再包個小的。少數。
四:不創業也不結婚。說碰到合適的就玩玩,這種心態自是不宜提倡。更少。
以上幾種答案應算挺有代表性,基本上就這些了。如果你是男人,你會選擇哪一種?或者說沒有一種適合你自己?
以上幾種答案都有它道理所在,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不能定義為對錯之分。不過,我想,人們在探討這個話題時本身就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所說這個“創業”程度如何?是不是一定要成為百萬富翁,億萬富翁的那種才叫“創業”,如此說來,恐怕個個都不用結婚了,你奮斗十年,二十年或者一輩子可能都達不到。怎辦?還繼續奮戰和苦等嗎?只怕等到花兒也謝了,等到白發蒼蒼也未能與你的那位牽手。
任何事情在討論之前總有個范疇,有一些先決條件才有其討論的意義所在。在這里也是,所謂“創業”怎樣才叫“創業”?我認為在此應指“一定的物質基礎”,即可以解決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還小有點積蓄,可以應急之用。如果你連正常的生活都維持不了,當然也就沒資格去談什么婚姻。維持一個婚姻的系數需太多,金錢更是其中必不可少。而且在這個如此之現實的社會,沒有錢休想能守護住你的愛情。大多數人在這個問題上都是持“先創業后結婚”的態度,大概是之前吃過這方面的虧,吃一塹長一智。現實生活的無奈性也決定了這種心態的普遍性存在。
記得有一次在公司辭職時,一同事不無羨慕,然后盡訴工作的煩惱,我說做得不開心你也可以走呀。他不無感慨地嘆道,如果是以前的確可以,可現在有了家庭負擔哪能隨心所欲,想怎樣就怎樣。也在這個時候也許你才會體會到一個人生活的好處,倒真的是灑脫一點。想想他還混到了一個經理的位置,別人都不敢隨便說走就走,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員工則更不用說了。如果你沒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事業基礎,等你邁進婚姻之后可真的就如跳進了圍墻里面,進退兩難。作為女人,我也支持這種觀點。
再說到“先結婚后創業”,如果你們本身生活就成問題又過早拿一個婚姻來約束了前進的步伐,尤其是有小孩負擔后,你想無后顧之憂,全力以赴做一番事業,實在有點難,效果也不佳。當然,會這樣選擇的人也不是沒有,這種人多是把愛情看得比較重。假如是真心相愛的兩人的確愿意共同吃苦共同努力,而且因為有愛的力量的推動,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人而異。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