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力帆股份(601777.SH)又拉了一根“陰線” 這已是力帆上市11個交易日里的第8次股價下跌,以當日14.80元的收盤價看,力帆股票距離跌破14.5元的發行價,似乎僅有一步之遙。
進軍資本市場伊始,業內普遍認為,剛剛遭遇力帆足球俱樂部降級打擊的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制造了中國汽車史上的資本神話,頭頂“A股首家民營車企”的光環,尹明善借此一舉成為重慶第二個身家過百億的富豪。然而,隨著力帆股份股價持續多日下跌,在各個網站的股吧里,力帆股份正在被股民們的口水淹沒。
力帆有此遭遇也許并不意外。在力帆身上所閃現的,乃是近幾年來覬覦中國汽車市場巨大潛力的后進入者們共有的尷尬。
股價急跌
11月25日,力帆股份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當天,力帆股份以19.90元的價格高開,最終報收于17.87元較14.5元發行價,上漲23.24%。這似乎給力帆開了一個好局。然而,力帆股份并沒有能將這一局面延續下去,在隨后的幾個交易日里,力帆股份一路向下,隨著股民的失望情緒逐漸彌漫,一些網站的股吧里紛紛冒出了“力帆破發無疑”之類的帖子。
截至《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稿時,力帆股份的股價在11個交易日里從最高19.90元一路下跌到14.80元(12月9日收盤價)。
在力帆上市之前,北汽、廣汽等國內汽車企業,曾多次在非公開場合表達出要收購力帆的愿望,盡管尹明善從一開始就顯現出了抵抗情緒,但迫于實力較弱而顯得底氣不足。而成功上市融資并發力乘用車,或許是力帆避免被收購的唯一途徑。
現在看來,進入資本市場的力帆并未能擺脫尷尬命運。面對股價的持續下跌,力帆股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也僅表示:“二級市場的下跌與公司目前的經營業績沒有什么直接的聯系,現在公司也沒有什么可以披露的重大信息。”據該負責人講,力帆股價下跌與整個交易行情震蕩下行也不無關系。
“力帆上市,對我而言就是范進中舉!”尹明善曾在力帆上市前如是表示。而以目前力帆在資本市場上的處境看,尹明善當時的表態似乎在當下顯得更加值得玩味。
資產弱勢
盡管上述力帆股份的負責人不承認股價表現與力帆業績有直接關系,但在汽車證券分析師看來,業績不佳恰恰就是力帆股價低迷表現的最合理注腳。
一直關注力帆上市的西南證券研發中心汽車分析師劉鋒表示:“力帆股份的市盈率是30多倍(12月9日收盤后市盈率為34.8倍),而盈利能力更強的上海汽車(600104.SH)和一汽轎車(000800.SZ)的市盈率卻只有10多倍,力帆股份未來的業績預期顯然難以支撐其目前的股價。”
同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證券分析人士表示,力帆股份能夠上市本身就是一個意外,投資者將不會對力帆股份未來的業績表現存有太多信心。
實際上,證券分析師以及投資者對力帆的業績缺乏信心并非空穴來風。
據尹明善此前表示,力帆準備借上市募集資金14.8億元,資金到位后將投入三個項目:15萬輛乘用車整車項目、摩托車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以及乘用車動力基地項目,其中,涉及乘用車的項目將占用總募集資金中的11.45億元。“力帆上市之后募集的資金,將主要投入到乘用車項目,表明力帆未來將主要著眼于拓展盈利能力更強的乘用車板塊。”愛建證券分析師龍春說。
然而,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也顯示,今年1~10月,力帆在中國所有汽車企業中的銷量排名從2009年的33位下降到了34位。同時,在今年上半年,力帆在乘用車領域的業務收入甚至被摩托車反超。據一位接近力帆的人士表示,由于長期以來的資金緊缺,力帆無法及時擴大生產規模,其乘用車產能一直停留在5萬輛左右,這讓力帆損失了中國汽車業近兩年的高速發展機遇。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劉鋒認為:“2011年,對中國車市起到極大刺激作用的各種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將陸續退出,中國汽車業勢必將放緩增長勢頭,在這種情況下,力帆汽車要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勢必難上加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