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中國互聯網公司優酷網和當當網同時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首日優酷網便創下五年以來美國IPO首日漲幅之最,當當的股價也接近翻倍,"中國+互聯網"概念發揮出神奇的作用。
優酷和當當的成功,除了投資者看好電子商務、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公司在中國的高速增長性外,還有一個特質不容忽視,那就是兩者都屬于大消費范疇,直接面對個人用戶,優酷可稱之為娛樂消費,當當則屬于購物消費。
在最近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將擴大消費作為未來拉動經濟的重要任務,而在網絡已經進入千家萬戶的背景下,網絡消費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正宗消費股,而這些均來自于個人用戶的行為轉變。
個人消費的行為轉變
打開豆瓣網,了解一下最新的書評,通過鏈接到當當網上下訂單,貨到付款;再打開優酷網觀看最新一期的《康熙來了》,這是24歲的成都女孩周程的真實生活。從2008年底到現在,她總計在當當網上購買了3220元錢的書籍,看完了所有熱門美劇。
像周程這樣中國新一代的消費者,正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特征,他們的工作與休息時間被網絡大量占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了4.2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1.8%,而另一項統計表明,中國網民日均上網時間為2.7小時,比美國的2.3小時還高出0.4小時。
這種變化直接導致了人們消費方式的改變。DDCI互聯網數據中心調查顯示,2009年中國互聯網消費總規模突破7000億元。報告分析表示,中國數字化市場的爆炸性增長并不是源于人口因素,而是源于中國消費者的行為轉變。
細分行業眾多
細分來看,網絡消費概念中也可分為幾大板塊,首先是網絡消費的鼻祖,網游上市公司是網絡消費上市公司較為集中的板塊,赴美上市的有網易、盛大、完美時空、搜狐暢游、中華網游戲集團、巨人、第九城市,另外還有光宇華夏、網龍、金山在香港上市,A股市場上市的有中青寶。他們的盈利模式,就是開發好的游戲軟件,以游戲平臺在線人數的高低實現不同模式的收費,如點卡、金幣、元寶等,這些都是需要在線玩家付出的。
另一是電子商務,以在美國上市的當當網為代表,根據當當網上市資料顯示,其在2009年已經實現盈利,盈利1690萬元,而國內知名電子商務公司還包括馬云旗下的淘寶、阿里巴巴,以及京東網上商城和新蛋網,其中后兩者已經明確表示將在近兩年上市,而它們均有著無數的用戶,而這些用戶往往沉浸于這些門戶網站的消費中。
在上述板塊中,電子商務以及網游的盈利模式較為成熟和清晰,同樣來自DDCI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數據表示,除基本網絡接入費用外,網絡購物是網絡消費的主要支出項,59.2%的互聯網用戶產生過網絡購物費用。而文化部發布的《2009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白皮書》表明,2009年網游市場規模達258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大多數視頻網站因為盈利不清晰,還屬于燒錢階段。但由于優酷網在美國大獲成功,市場短期焦點將會集中在這一板塊。國內唯一一家視頻上市公司就是樂視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