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包括周小平在內的整個溫州外經貿局均認為,此事已經板上釘釘,但隨后事件的發展卻急轉直下。
1月24日,《溫州晚報》報道稱,溫州市外匯監管機構負責人表示,“接到上級通知了,由于國家外匯管理部門提出異議,目前還在溝通。在未獲得上級支持前,試點暫緩。”
試點被“叫停”?傳言四起。
“試點沒有停止,我們正在等待投資者的第一單申報。”當天針對“暫停”傳言,溫州市外經貿局局長蘇向青語氣明確地告訴記者,此事沒收到任何叫停的文件,試點將繼續執行。于是,1月25日,《溫州日報》正式“辟謠”。
24小時內,溫州兩家頗具影響力的報紙做出了完全相對的報道,而且消息都出自溫州市政府相關部門,孰是孰非,讓人看不明白。
地方與中央的不同考量
周小平向本報澄清,絕對沒有叫停。
之所以會出現一天之內兩部門口徑不一致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在試點方案出臺之前,外匯管理系統的確鮮有參與,主要是由溫州市外經貿局和金融辦在對此事進行推進。
由于外匯管理系統實行的是垂直式的行政管理,溫州外管局從屬于中央層級的外管部門。而溫州的這一試點前期主要是在地方政府層面操作,獲得的只是浙江省政府的許可,國家外管局的態度尚不明朗,并有可能提出異議。
外經貿局曾公開表示,《試點方案》不但得到了省外匯管理局的同意,而且也獲得了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授意,所以才將其掛在了政府網站上。
“之所以目前暫停,只不過需要溝通,有來有去,并非外界報道的那樣"被國家外管局叫停"。”周小平說。
據了解,溫州試點個人境外直接投資高調見報后,國家外匯管理局曾打電話到浙江和溫州的外匯管理局,要求溫州方面低調處理此事。為保險起見,浙江方面決定冷處理此事,因此試點工作暫時擱置。
周德文向本報表示,個人境外直接投資試行,為躊躇徘徊的民間資本的投資市場開拓提供了空間,有利于疏導“漂移不定”的海量資本。因此周德文認為,“政策既然出臺了,就沒有必要叫停。”
但外匯管理局考慮的卻是另外一方面。
在外管局看來,該《試點方案》最后有可能會成為熱錢的涌入渠道。分析人士表示,從防范熱錢的角度看,溫州試點個人境外直投,在放寬個人持匯的同時無疑也放寬了外匯流入的限度,若熱錢以這種“合法”的渠道,以對外投資盈利的方式流入國內,很可能使得本來就不斷增加的外儲更為龐大,從而更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第一單繼續等待
本報記者1月28日赴溫州采訪時,恰巧一家企業正在積極申請個人境外投資。
不過溫州市外經貿局給出的答復是,希望材料暫時先放在樂清,不用交到市局。樂清外經貿局的有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他們從溫州外經貿局得知,溫州外經貿局局長28日已經到北京跟國家外匯局溝通去了,具體結果要等局長回來再說。
隨后本報記者輾轉聯系到該企業負責人阮海豐。他無奈地對本報記者說:“現在我覺得很迷惑。”
周小平也告訴記者,這段時間電話咨詢的人很多,有20-30來家,總體來說溫州還是比較理性的,另外境外投資項目也比較少,大家都不希望盲目投資。
周小平認為,對于對外投資出現不同意見也是好事,可以給予方案充分補充,讓試點工作更加完善。“我們目前得到的反饋消息是溫州人認為政策的空間太小、太少了,而且限制太多,很多人不是很感興趣。”不過他個人認為,既然方向是對的,就一定要搞下去,改革勢必需要魄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