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構建了新的社會形態,大量豐富便捷的“免費”服務寵慣了受眾對新聞和信息的接收意識,精英式的文化傳播轉瞬就進入了普通大眾的生活,文化的階層鴻溝被網絡媒體填平了些許。當人們還沉浸在互聯網的美妙中時,一場由奇虎360與騰訊QQ主演的網絡紛爭爆發了,不知道這是一場有預謀的網絡營銷事件,還是一場“真刀真槍”的網絡戰爭,但最終無辜的用戶被拿來“墊背”。網絡企業是網絡傳播和服務的主體,他們在互聯網上占有和操縱著大量的社會資源,在自由的網絡時代,他們扮演著倡導者和阻礙者的雙重角色。
壟斷地位助長霸道氣勢
南京大學杜駿飛教授曾經指出:“2010年的騰訊以及2008年的百度,之所以能夠對網絡社會的公眾予取予奪,是因為它們對市場的占有達到了超級壟斷的高度:壟斷者能在其市場上保持唯一賣家的地位。”①網絡霸權從來都是網絡壟斷的衍生品。騰訊QQ為什么敢于逼迫用戶做出“二選一”的舉動?其中就暗含著這樣一個意思:殺毒軟件有很多,騰訊QQ卻只有一個。騰訊QQ的這一舉動的確激起了很多網民的憤怒,甚至有人毅然選擇了MSN、飛信等其他即時通信工具。如果說奇虎360貿然挑起了這場爭斗的話,那么騰訊QQ的回應就顯得過于急躁,甚至是弱智的。現在可以揣測騰訊高管當時的心態可能是:“既然你奇虎360這么折騰我,那么我們就讓你玩完!”騰訊太過于自信,甚至低估了用戶的智商。但奇虎360挑戰騰訊QQ的勇氣來自哪里?騰訊QQ逼迫用戶的勇氣來自哪里?攤開了就是在市場上不可替代的“壟斷”地位,正是這種壟斷地位助長了它們的霸道氣勢。針對這場“3Q”大戰,工信部批“360與QQ”只為追逐利益。時任工信部部長李毅中2010年11月9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工信部對這一事件高度重視,將堅決維護市場秩序和網民利益。
不同模式引發難免的紛爭
中國企業的發展模式在網絡時代非但沒有改變,相反得到了充分的發揚光大。在《品類策略》一書中,里斯伙伴公司論述了中國企業的發展模式,“這里面包涵兩種不同的商業哲學,一種可以稱之為A(America)模式,即以美國企業為代表的美式品牌模式;另外一種可以被稱之為J(Japan)模式,即以日本企業為代表的日式品牌模式。A模式就是美式品牌模式,是追求聚焦、狹窄而深入。J模式,也就是日式品牌模式,是追求分散、寬泛而全面。”②A模式和J模式成了中國企業難以做出的選擇。
在利益的驅使下,中國企業走進了一個“深淵”,多元化發展、品牌不斷延伸,一個品牌下誕生了眾多的子產品或副產品。而且,企業的發展完全以“盈利”為目的,甚至以“短期盈利”為目的,于是中國企業就不約而同地走向了“橫向”的發展軌跡。QQ顯然是網絡企業橫向發展的一個典型代表,QQ本身是“即時通信”的響亮品牌,但在QQ旗下分布著眾多的子產品:QQ門戶網站、QQ游戲、QQ影音、QQ拍拍、QQ播放器、QQ旋風、QQ電腦管家、QQ搜搜……今天是QQ與奇虎360的戰爭,明天不排除爆發與其他品類內強勢品牌之間的紛爭。而相對于QQ,奇虎360的整體發展基本都圍繞在“安全衛士”這一產品或品牌定位上,從它的產品線360安全衛士、360殺毒、360網盾、360隱私保護器、360瀏覽器以及360手機衛士等,可以清晰看出奇虎360的企業模式應該屬于美式品牌,它只是在企業既定的方向和范圍內進行產品線的研發和推廣,形成了比較健全和穩定的企業縱向發展體系。
免費假象掩蓋背后伎倆
“免費”具有太大的誘惑,以至于受眾為“蠅頭小利”蜂擁而至。網絡一切免費的特點也成就了它今日的奇跡,使得它成為有史以來人類知識、經驗和表達方式的集大成者。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商業模式所基于的是龐大的消費群體,人氣賺足了,名聲響了,這就是盈利的基礎。
QQ和奇虎360在這一點上具有同樣的經歷和模式。馬化騰說:“騰訊的商業模式和很多企業不一樣,主要思路是提供大量免費的服務,騰訊現有高達5億活躍賬戶,覆蓋了中國超過2.5億的網民。通過免費的服務來開發出增值服務,是騰訊80%的收入來源。”③雖然奇虎360要比QQ晚上足足10年,但是它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擁有了QQ一半的用戶,這是一個足以令人著魔的數字。也正是這樣的用戶數量,給了QQ和奇虎360可以“免費”行天下的勇氣。中國軟件行業和互聯網行業慣用的“免費”模式,其實更強化了網絡企業的隱蔽伎倆——通過各種非正常的手段對用戶的信息進行掃描和收集,用戶在“免費”使用的同時將自己暴露給了它們,并成為它們進行交易、盈利的工具和手段。用戶總在感嘆QQ功能的強大,而且為這樣一種免費的軟件“感激涕零”,同樣,在奇虎360殺毒軟件免費提供時,用戶產生的不但是一種欣喜若狂,更有一種對于付費殺毒軟件的報復心理,但是,QQ和奇虎360靠什么盈利啊?QQ、奇虎360拿什么來開發高端軟件、運營龐大的企業?
網絡霸權警示網絡道德
MSN今年突然提出要求用戶轉移博客內容的通知,并在沒有征求用戶意見的前提下撤出了中國大陸市場的博客服務,使得無數博主的博客內容被無情地刪除或轉移了,無異于現實生活中的“被強拆”。QQ的“一個艱難的決定”何嘗不是在戲玩網絡用戶?一場原本是兩個網絡企業間的爭斗,卻偏偏要拿用戶做“擋箭牌”,這種心態就是顯而易見的霸權意識。因為“畏懼”這樣的壟斷和霸權,用戶似乎真的沒有別的選擇,辛苦耕耘的博客空間,轉眼間就會變成看不懂的“符號”。網絡用戶在這場網絡紛爭中受到了一次“再教育”。現代社會從來不缺乏競爭,缺少的永遠是“競爭法則”。沒有政府出面協調,奇虎360與QQ的爭斗不知道要出現什么樣的結局,是兩敗俱傷?還是一枝獨秀?網絡時代更加需要法律法規的及時出臺,以規范和維護網絡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
結 語
網絡作為現代社會的主要傳播媒介和傳播平臺,對民眾的社會生活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未來中國網民的數量還會成倍增加,所以,網絡資源將不僅關系到一個實體企業的發展,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前進。網絡已經完全融入人們的生活,恰如“水和魚”的關系,生活在網絡中的人感覺不到它,但一旦離開它就會焦躁不安、無所適從。在2010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了“服務——網絡價值之本,綠色——網絡發展之道”的主題,④網絡就是為人們提供“服務”,而且是“綠色”的、沒有“污染”的服務。這一主題非常準確地描述了未來網絡企業發展的道路,對奇虎360和QQ的這次紛爭也是一個很好的評判。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