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問題是最為熱點的民生話題,創業貸款是銀行大力支持就業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創業貸款發展不暢,需從多方面破解創業貸款難題。
一、建議增強產業指導和優化創業孵化,通過提高創業成功率從根本上帶動創業貸款的開展
第一,建議國務院出臺全國性促進創業的指導意見,相關部委制定產業導向政策。通過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鏈拓展拉動創業需求,延長項目生命力和抗風險能力,促進創業項目在產業體系中發揮作用。
第二,孵化鏈全程開展培訓。一是高校和?茖W校應建立就業與學生培養的聯動機制,結合自身學科優勢,開設就業指導和社會實踐課程,可以分年級設立相應學分,通過針對性的職業規劃和創業教育,引導學生對就業方向早作規劃和應對。二是企事業單位建立實習基地,要為就業者提供社會適應和有創業意愿者提供工藝、流程等方面的基本實際工作能力的培訓。
二、實施鼓勵性金融政策,激勵金融機構加大貸款扶持力度
建議銀監會出臺相關支持措施,通過政策適度傾斜,提高銀行業機構開展創業貸款積極性?煽紤]一是對部分機構、部分類創業貸款等暫不納入存貸比限額管理,在整體規模限制的同時,適度發放支持創業的小額信貸。二是實施積極的資本導向管理,將創業貸款按現行風險資產權重低于1倍(如0.5)的系數進行計量,使各銀行有意愿將更多的經濟資本分配于創業貸款等貸款融資中。
三、完善考核制度和貸款配套政策,推進政府對創業貸款支持實質效果
第一,建議政府改革現行創業貸款考核制度,對創業項目實施全流程的跟蹤考核?己隧椖客扑]率是治標,考核創業成功率是治本,確保項目的成功率才能保障創業貸款的質量和效益。因此建議政府不僅從申請項目的前期行政審批上嚴格篩選,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入選項目運行效果的實時評價,對獲得貸款的創業項目進行后續跟蹤和考核,對項目運行中存在的難點進行專項調研和政策解決,從根本上提高創業成功率,從源頭上化解創業貸款潛在風險,確保其穩健運行。
第二,建議全國統一稅費減免制度,真正為創業貸款減負。稅費減免是對原本微利的創業貸款直接的激勵政策,鑒于創業項目存在3~5年的易損期的特點,及創業貸款本身政策性高于盈利性的實際情況,建議5年內對目前5萬元以下的創業貸款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以彌補其較高的運營成本;計算所得稅按90%減計收入,適當緩解銀行負擔過重的現狀;允許創業貸款在稅前提取撥備,增強其抗風險能力;對創業貸款主辦行和參與行給予一定的行政費用減免,營造鼓勵銀行積極開辦創業貸款的良好氛圍。
第三,建議以市場化方式集中運作補貼資金,增強補貼質效。一是建議各級政府歸口管理補貼資金,使用方式上從分散發放變為集中使用,建立創業貸款風險補貼專項資金,力求達到補貼效用最大化。二是要通過銀行、保險、創業信托基金等市場化機構運作補貼資金,制定統一的補貼標準、競爭門檻等,通過市場競爭擇選最優項目,以利息補貼、保費補貼等方式將補貼資金支持給最經得起市場考驗和有發展前景的項目,通過間接補貼的方式達到公平與效率的統一。
四、建立多渠道的融資途徑支持創業貸款發展
第一,引入“風投基金+信托運作”的管理模式,提升創業項目前期運作質效。針對創業初期風險較高、成熟后效益倍增的特點,建議積極引進如YBC創業基金和各類市場化風投基金等,對暫不符合創業貸款條件的創業項目,采取如信托管理模式,以夾層融資、股權、收益權等方式注入創業項目,通過收益分層、結構化設計等,為達到創業貸款條件提供前期保證。
第二,完善“政策性擔保+項目保險”的保障途徑,增強創業貸款抗風險能力。建議建立市級政策性擔保公司和各區縣擔保平臺,通過政策性支持保證擔保公司規范化運作;建議進一步擴大創業貸款項目保險種類、范圍,覆蓋創業密集行業,引導商業性保險公司開展創業保險,保險廣度上建議包括未工商登記的創業者和外地來本地創業者,增加對異地創業貸款保障的可能;保費繳納上借鑒美日等國經驗,政府給予不低于總保費60%的補貼,通過政府投保來提高銀行創業貸款投入的積極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