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項鼓勵扶持政策的引導和嚴峻就業形勢的“倒逼”之下,我省創業大軍中涌現了一批先鋒——大學生老板,他們一邊捧著書本上課,一邊摁著計算器算賬,有些高校甚至出現了大學生創業街。
勇敢實踐,創業學業兩不誤
3月18日11時,在不到20平方米的店里,鄭若愚仔細地整理著各式服裝。他開的是一家服裝租賃公司。在心動演藝公司網站上,鄭若愚的身份是公司創始人、總裁。但是,收銀臺上幾本書則暴露出了他真正的身份——江西科技師范學院2008級歷史專業學生。
鄭若愚的服裝租賃公司位于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內,在這條“創業街”上,已經有10多個像鄭若愚這樣的學生老板開的“創業店”。利用中午休息,鄭若愚抓緊時間打理公司的事務,“下午還要上課”,他說要爭取創業和學業兩不誤。在學校里,鄭若愚應該算是一個知名人物,從去年創辦第一家演藝服裝租賃店后,他陸續在南昌大學、江西財大等多個高校開起了分店,此外,還在校外開了洗衣店等,投資已達近百萬元。
“像鄭若愚這樣的‘大學生老板’在各所高校早已存在,既然他們有創業的意愿,學校就應該盡力引導,充分釋放他們的激情。”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國家高級創業咨詢師石科明說,入駐該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15個創業團隊的負責人,大多數是“90后”,是創業的主力軍。
去年,我省正式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鼓勵、引導和支持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在貸款、稅費、項目等方面予以支持,“大學生老板”如雨后春筍般冒出。
創業教育,一堂受益終生的課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團委副書記詹凱告訴記者,從去年起,該校就把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為公選課,學生在學期內必須上滿16個課時,同時修滿1個學分。
你的市場在哪里?怎樣選擇自己的創業團隊……這是江西科技師范學院一堂創業培訓課上的內容。對于許多具有創業激情的大學生而言,這些課程直接影響自己的創業計劃能否實施。石科明說,創業培訓的目的不是培養小老板,而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作為國家級創業培訓師,石科明經常被邀請到省內的各大高校給學生講授創業課。在授課過程中他發現,大學生最需要的是人際交流與溝通技巧、市場營銷知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