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動態的角度去看創業
哲學有二對范疇是絕對與相對、運動與靜止,說的是沒有絕對的真理,只要相對的真理。用在創業上也可以給我們很多的啟發,它告訴我們,要使用動態的角度去思考創業,如你在事先思考你的企業的定位時,你可先依托你以往的經驗與領域而訂,當你來到手一份還發著油香的戰略書時,你千萬別認為這個東東就是你企業20年不變的信條了,社會在發展、信息更豐富、資訊的傳播與碰撞越來越快,這個時候,我們要學習小船的競爭力----好調頭,在理性的狀態下,我們要學會變,從創業的量變到質變,所以面對創業者靜止去看待企業的狀態,我的觀點是“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創業者,一定要學會勤于思考,總結與計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5、準備用多大的力去決策了沒有?
決策,就是做決定,沒什么大不了,在你理性的制度了你的規劃、時間表之后,就請不要考慮得太多,直接決策即可。有很多創業的朋友,我贊成他們在做出創業決策之前的慎重的態度,是的,創業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從此無法再等每月那天的工資了,從此得依靠自己賺錢了來養活自己及那群跟著自己干的人了,也許從此每月的賬單都怕見著了......但我不贊成,在理性的思考后,認定自己是適合于創業的朋友,這個時候,所要的就是魄力了,“風蕭蕭易水寒”,創業是激發自己的潛能,向自己的挑戰,真正的創業者就怕沒有困難,有了困難更能磨練自己,更能干成大事,所以創業,定了就干!!
6、給自己留了后路沒有?
你怕了?不,我沒怕。創業者在創業之初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但也得理性得考慮到后路與退出機制。因為,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這是一條真理。所以在開創自己的事業之前,我們要盡量多想可能出現的壞情況與壞的一方面。在想好自己的退出機制以來,集中所有的精力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
7、依靠大家的力量
團隊的力量最大,因為人無完人,都存在缺陷,但通過團隊與集體的合作,就會達到很好的互補的效果,從而最大程度的減少個人的缺點并弘揚團隊內每個人的優點。
8、一個比喻我下面做一個比喻:創業如同建大廈地基是創業者的資源,只有資源全部打穩打牢了,企業才能生存與發展;鋼精骨架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沒有骨架,企業就會面臨著倒塌的風險;磚瓦是執行,沒有一點一滴的執行,創業的大廈永遠都無法入住與峻工;資金是建筑設備,沒有建筑設備,你也能建起來,只不過慢些,有了它,你可做高樓大廈,一句話,少不得;建筑設計圖紙就是創業企業的商業計劃,沒有它,大廈無從科學的建設;施工機制與管理體系就是企業管理制度,沒有它,創業企業只是一盤散沙;最重要是什么呢?我看是人。
是執行者,是創業者,沒有他們,一切無從談起。
9、最重要的是?
其實一切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你自己。因為只有你自己才能創造,才能去改變,才能去克服重重困難,而做為一個創業者,最最核心是狀態是什么呢?我看是主觀能動性,即自我意識、創業意識與堅定的信念。你自己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可是證明,因為人類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動物,將地球改造成今天的樣子,這說明了這個道理。我認為,只要創業者能堅持,并能懂得思考與執行,他終將成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