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04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一句“一個男人的才華跟他的智商是成反比的”引得全場一片歡呼;說這句話的人,不僅僅引起了當場的歡呼,更是引領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他就是馬云。從三尺講臺上的一名老師到第一個登上美國《福布斯》雜志方面的中國企業家,也許馬云在當初放下教鞭的時候,自己都沒有想到。酷愛武俠小說的馬云,最喜歡的武俠英雄是《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我覺得他的武功是出手無招,這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種境界。”事實也是這樣,從涉足互聯網,到創辦阿里巴巴,再到對C2C、搜索引擎的拓展,單獨看馬云走過的路,幾乎每一次出招都令人費解。直到整個過程即將結束,人們才會漸漸看清他究竟想干什么。
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全球皆為互聯網而瘋狂的時代浪潮之中,在以雅虎、eBay、亞馬遜三大巨頭為主流的互聯網格局下,“另類”的馬云卻高喊“只抓小龍蝦”的口號,高舉“做中小企業救贖者”的大旗,開拓一個前無古人、后有來者的新領域——中小企業B2B。從此,在雅虎、eBay、亞馬遜之后,世界互聯網版圖上又多出了一個嶄新的”第四種模式”——阿里巴巴模式。在企業家馬云之前,習慣了全盤西化、大規模進口歐美經濟模式的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世界新經濟的大舞臺上如此揚眉吐氣過。這也應和了馬云對商業模式的態度,除投資者以外,他對公司的商業模式都不肯透露半字,而等你意識到一切都豁然開朗時,游戲已經結束了,馬云說,這就是商業。
兼職創業
1988年,大學畢業的馬云順利進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做英語老師。就是這段經歷給他以后創業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團隊。作為一名老師,在那個年代,就告誡學生不要死讀書。許多學生都把馬云當成偶像。后來跟馬云創業的18個元老,就有幾個是他的學生。比如,周寶寶,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崇拜馬云,后來“腦子一熱”就跟著馬云一起創業了,一直到今天。另一位阿里巴巴的重要創始人彭蕾,也是馬云在教書期間的同事。所以可以這么說,馬云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做老師的那幾年,奠定了今后阿里巴巴創業路上最核心、最忠誠的團隊。正是這些人一直追隨馬云,即使經歷過幾次失敗,但最終還是支撐起了阿里巴巴的商業帝國。
1995年,30歲的馬云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被評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師。但如果馬云繼續按部就班,一心一意地從事他的英語教學工作,那么也許今天的他會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英語老師,甚至可以超過以《瘋狂英語》大紅大紫的李陽。
因為是英語老師,所以就有許多人找到馬云幫忙翻譯一些英文資料。請馬云的人很多,有時候一天就可以接到多單生意。隨著在業內的名氣越來越大,漸漸地,馬云感覺自己一個人根本做不過來,而同時他又發現一個現象:自己身邊的同事,尤其是一些退休的老教師,在家里閑著沒事可干。馬云對自己的老師(有些也是老同事)很有感情,他們退休了之后,整日賦閑在家,不僅心理上感到莫大的寂寞和失落,而且經濟上也很拮據,馬云那時每月的工資還不到100元,相信他們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這時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開一家翻譯社將退休的老師供養起來,既幫了同事的忙,也算是為社會盡了點綿薄之力。這樣就有了馬云的第一次創業——海博翻譯社。
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步入而立之年的馬云已經開始顯現“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和勇氣,正如他后來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翻云覆雨一樣。當他的同事安于每月拿著固定工資,每天三點一線的穩定生活時,馬云已經開始為自己的理想和一顆不安分的心而“窮折騰”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