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聯合會理事長李德成:2012年中國企業面臨更嚴峻挑戰
三十多年來,中國企業在管理現代化進程中,已有長足進步,企業領導人在思考如何提升管理水平時,開始注重系統思想,全面變革,整體創新,而不是單向管理工具的運用。
很多企業抓住全球信息化的機遇,將信息化與管理深度融合,徹底變革了傳統的管理,追趕世界一流企業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在鑄就硬實力的同時,開始注重品牌、商譽、文化等軟實力的建設。一批先進企業開始在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和諧社會建設等方面有所貢獻。
值得肯定和推廣的是,一批具有遠見的企業家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把管理科學的普遍原理同中國企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從中國國情和五千年中華文明傳承中尋找靈感,總結中國式管理案例和管理模式。
西方國家的債務危機,新興經濟體通脹壓力上升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著全球經濟復蘇。世界經濟下行的風險加大,給我國企業帶來了諸多嚴峻挑戰。可以說,當前我國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到了2012年可能要比2008年金融危機還要嚴峻。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柳傳志:企業要有自己的主人
企業轉型分為被迫轉型和主動轉型,還可以分為在自己業務領域內的轉型和跨行業、跳領域的轉型。業務領域內的轉型是把自己所在行業里產業鏈上下游分析清楚,看看哪個地方是掙錢的最好地方。
每個企業都需要有真正的主人。如果我不是聯想的真正主人,2009年我絕不會“出山”。前不久,以楊元慶為主的管理層購買了聯想集團8%的股份,花了將近40億元,是用貸款方式做的。從哪兒買的?從我們的老股東手里,我們給他打了一定的折扣,因為控股的代表都對企業前景非常看好。他買了股份以后,還需要我為他能不能有長遠目標而操心嗎?不會。他們一定會非常好地把自己作為集團真正的主人來工作,所以我主要的工作就是選對人,給他平臺,也提供資源,包括資金和管理。一個核心目的,就是讓企業有主人,變成一個沒有家族的家族式企業。我們希望聯想能像家族企業一樣傳承,但要有一定的機制保證,這就是股權結構的引進。處理好企業主人的問題,依照2009年做的戰略規劃,聯想開始向2014年的終極戰略目標——上市,挺進。
宏碁集團創始人、臺灣智榮基金董事長施振榮:以王道思維談變革管理
變革的王道就是要關懷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及其平衡,要“先利他后利己”,“利己”可以贏一時,但是“利他”可以爭千秋。
企業創立之初,要考慮是為了社會貢獻才會存活,只要你提供社會的需要,自然就能夠賺錢,所以整個市場就是客戶的需求。
企業有成長的極限。環境的變遷對企業成長也有影響,原來成長的要素消失了,競爭者突破了一些新的發展,都讓你改變舊模式,有所變革。變革管理才能突破成長極限。
我們常常迷失,以為成長就是過去的歷史,實際上這并不可行。
我對轉型的變革管理有一個檢討。外部的競爭環境不斷鋪路,但是解決之道要從自己內部開始,要塑造自己新的愿景,要有一個新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共識,這樣策略應該簡化,需要專注。在變革管理過程中,要丟開歷史包袱。我在每次變革的時候,呼吁“換腦袋”,如果不能換腦袋,最后就要換人。
世界管理大師、《執行》作者拉姆·查蘭:轉型時代 一些行業將消失
這是一個轉型的時代,可能一些行業要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也可能有一些行業會興起。
轉型的時間和周期會越來越短,每個企業都應該考慮外部環境,如何適應這樣的環境,怎樣保證資源的持續性。在轉型過程中,光有一些想法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有很好的執行力,執行是今后你的競爭優勢。
在執行過程中有四個要素:速度、敏捷性、創新和生產力。只要抓好四要素,就能成為全球化轉型的成功者。
執行過程中的9個工具可以幫助執行力的成功: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把領導和聰明的人區別開來,不要混淆;要有清楚的責任體系和期望;要有清楚的里程碑和監督體制,要講清晰,透明化;如何充分發揮我們的才能和智慧;發現重要領域讓員工成長;內部和外部的協作;招聘以后,發現新員工適合的工作,并創造;每次開會要做總結,并要有后續跟蹤。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