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對外籍妻子KIM實施家庭暴力的“家暴門”在微博和多個論壇瘋傳,引起輿論嘩然。后經大眾媒體持續挖掘報道,李陽“家暴門”事件余音未了,似乎已經被許多人遺忘的“瘋狂英語”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對于家暴事件,李陽的公開回應再次引發社會爭議。而這家英語培訓機構,多年來過于依賴李陽個人品牌,以及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帶來的發展停滯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通過偏執的個性和張揚的作風,李陽曾迎來他個人和“瘋狂英語”最初的成功。但多年之后,當年的競爭對手已經上市,李陽和“瘋狂英語”卻始終沒能做大。甚至于,李陽個人的家庭問題反而成為了外界重新注意企業的理由。
在企業界,創業者個人名氣成就企業的品牌不乏案例,李陽的對手“新東方”、國內著名的運動品牌李寧等皆是如此。但為何有些企業一路壯大,有一些卻徘徊不前?老板個人色彩之于企業品牌發展的作用應該怎么看?本期財富案例,我們邀請到了中山大學國際商學院常務副院長吳培冠教授、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管理系副主任鄔金濤副教授進行深入解讀。
案例回放
時至今日,李陽“家暴門”依然被網友時時提起。
9月4日,署名“麗娜華的Mom”的網友發微博稱:“李陽,你需要幫助。家庭暴力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我擔心我丈夫和我家庭的未來。你孩子需要她們的爸爸。我不知道怎么辦!”微博中還附有一個外籍女子額頭被打腫以及膝蓋、耳朵受傷的照片。
“麗娜華的Mom”很快被證實是與李陽育有3個孩子的美籍妻子KIM。李陽也在不久后公開承認了家暴行為,并向妻子道歉。但在隨后接受各大媒體采訪時,李陽對于“家暴門”諸多說法和觀點又引起了爭議。不少人認為,李陽的性格存在問題。
上世紀曾紅極一時的“瘋狂英語”十多年來一直在“慢跑”。由于李陽缺乏足夠的管理水平,“瘋狂英語”不但在市場表現方面遠遠落后曾經的對手“新東方”等英語培訓機構,其自身的運營更是混亂不堪,危機重重。按李陽號稱2010年總收入2億元計算,也不過新東方24.6億元的十分之一。
1994年10月,李陽辭職下海推廣“瘋狂英語”,這種雜糅了成功學、愛國主義和口語速成的英語學習方式知名度迅速提高。然而,李陽“大篷車下鄉”式的巡講方式并沒讓“瘋狂英語”真正落地。同期起家的“新東方”將托福、GRE學習變成流水線作業,一路壯大至赴美上市,環球雅思占領了40%的雅思培訓市場,還有外資英語培訓機構的殺入,使得這個行業烽煙四起。
自始而終,“瘋狂英語”都有著李陽強烈的個人色彩。對手“新東方”雖然也打名人牌,但俞敏洪、徐小平、王強“三駕馬車”的知名度不相上下,而且其受歡迎更多靠的還是標準化的課程和風趣的一線教師。而“瘋狂英語”除了李陽,其所謂“三駕馬車”中的歐陽維建和魏建惠并不為太多人所知,對企業的影響力更是非常有限。
在管理上,盡管李陽每月只回一次公司,卻喜歡事無巨細地插手各項事務。他甚至要求所有總監級別以上員工每天給他發一條短信匯報工作。李陽號稱每天連續工作十六七個小時,每年有六七百場講座。而每次講座后,他下了講臺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回復員工的短信。
這種“瘋狂”的工作狀態成了李陽家庭不和的導火索。而除了引發“家暴門”,李陽的工作作風也時常讓管理層陷入毫無權威的尷尬。據“瘋狂英語”內部員工透露,員工稍有不滿或解決不了問題,都會越級直接找李陽,有些員工甚至只聽命于李陽。
早在2001年,歐陽維建就曾論斷:以李陽個人為品牌的事業,從公司角度講帶有很大的風險性和投機性。一個人照亮整個公司和行業的歷史要盡早結束。然而,第二年,歐陽維建還是和另一駕“馬車”魏建惠一起離職了。
2011年年初,又曝出包括總裁、教學總監、網絡總監、集訓營總監在內的六七名高管從廣東李陽文化教育發展有限公司集體出走的消息。
李陽并非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他曾反思自己的管理經營方式,并稱自己缺乏商業素質和素養,一直想轉型卻轉不了。“要是有人在15年前提醒我,來協助我,我相信‘瘋狂英語’現在應該是一個大的上市公司了。”
瘋狂英語討論嘉賓:
【話題一】
“李陽式”企業為何長不大?
吳培冠:企業榮辱不能系于一人
有些企業的創始人個人能力很強,企業的榮辱勝負與他個人有很大關系。李陽家暴的事情對“瘋狂英語”品牌無疑產生了負面影響,公司的形象也受到損失。同時要注意到的是,英語培訓行業是教育產業的一部分,很講究人的品位、品格,如果教師“說一套做一套”,那可信度就沒了,這是跟其他行業不同的地方。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