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城區停車難問題,鄭州市政府曾于今年3月份發布了《關于鼓勵社會投資建設停車場的若干意見》,并于7月份制定了《鼓勵社會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的實施辦法》,從多方面對社會資金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進行鼓勵和扶持。然而,這些規定正式實施3個月來,新建符合條件的公共停車場數量十分有限,鄭州城區特別是中心城區的公共停車場和停車位,仍處于嚴重的供不應求狀況。
政策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但公共停車場建設為何依然難盡如人意?昨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從供地到經營,全程都有扶持措施
新規回放
今年7月23日,鄭州市政府印發了《鼓勵社會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的實施辦法》,于30天后正式實施。
根據該實施辦法,對符合條件的公共停車場,市政府將從供地補貼、商業開發、經營權、規費征繳、核定獎勵、停車收費、優化運營、政府專項資金、銀行資金支持、政府回購、優化審批程序等12個方面進行優惠和扶持。
比如,凡新建公共停車場所用土地符合條件的,可以劃撥方式供地;新建地下公共停車場車位達到200個(含200個)以上的,可配建一定比例的商業開發面積。涉及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停車場建設的,比例可適當提高,最高經營權可達50年。
此外,對市區新建公共停車場300米范圍內的道路內停車泊位,自新建公共停車場正式營業之日起一律取消,并同步完善公共停車場周邊市政公共設施、車位信息明示和停車智能化引導等設施。
規定所指的停車場,實際建設不多
記者走訪
辦法“總則”顯示,符合扶持條件的社會投資公共停車場是指新建地上停車樓、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地下公共停車場(庫),不包括單純的平面公共停車場以及政府投資委托社會管理的停車場。
昨日上午,記者在未來路未來大廈周邊走訪發現,與3個月前相比,附近并未有新的符合扶持條件的停車場建設。為了滿足大量的停車需求,未來大廈的物業管理部門平整了大廈后方的荒地,建設了簡陋的地面臨時停車場。
“你看看,附近哪還有停車場?車越來越多,停車場沒見建,路上、路邊都被占完了,現在停車一點也不輕松!”未來大廈一名指揮停車的保安員說,他聽說過政府曾出臺停車場建設扶持政策,也了解過具體內容,但至少在未來大廈周邊地區,還沒聽說有符合要求的停車場建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