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租學校體育館為教學場地,可行嗎?”“我們還是在校大學生,如何贏得家長的信任,肯給想學打球孩子報名呢?”打算開辦籃球興趣班的大學生盧迪接連把一個個細節問題拋向了創業導師服務區的周柏翔。這是日前舉辦的長春市首屆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援助服務大會上的一幕。大會設立了大學生創業就業援助服務區,安排了長春市人社、工商、稅務、信貸等部門工作人員,以及大學生創業典型和創業導師提供現場咨詢服務,吸引了很多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駐足。現場咨詢中專家發現,大學生在創業實踐過程中,有許多細節性問題需要有針對性地具體解決,成功企業家的實際案例很難植入到創業者的創業實踐中。
細節問題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
盧迪是大三學生,他和同學合計著利用寒假開辦籃球興趣班,招生對象為6~16周歲的孩子,如果項目可行,畢業后就作為創業項目繼續經營。初步了解市場后,盧迪發現,在長春樂器和舞蹈的興趣班很多,但籃球興趣班很少。盧迪和同學來到創業導師服務區進行咨詢。“今天聽專家給支了招,想法不再那么簡單和狹隘了,很受用。”
因為常與大學生創業者打交道、多次被邀請做創業大賽評委,吉林大學E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周柏翔了解大學生在創業中的需要,他建議高校在開設創業相關課程時,可以把有創業計劃的學生與其他學生分開授課,把專門培養與普及式授課分開。如何策劃、分工、選址、注冊等等細節問題,校內的創業指導課程中都應詳細教授學生。周柏翔說,講授理論課程、模擬創業實踐都是大學生創業前必不可少的準備,大學生初創企業能否存活,關鍵在于進入市場以后。地方政府扶持青年創業把大量資金都用在了硬件設施的配備上,雖然有很多優惠政策,但如何能把服務具體落實到創業者需要解決的細節問題上,才是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關鍵。周柏翔建議,在大學生創業的初期準備,到具體操作的各個環節,咨詢機構都參與其中,給予有針對性的幫助和引導,如此一來,就不會有創業者遇到問題不知向誰請教的尷尬。
成功案例很難植入創業實踐中
徐克南是吉林農業大學園藝專業的大四學生,今年6月,他帶領4人團隊參加了長春市創業大賽,以家庭園藝項目斬獲第三名,也因此獲得入駐當地政府主辦的一家創業園,并享受創業園無償資助的5萬元創業基金。徐克南是作為大學生創業典型來與參會大學生面對面交流的。在創業園里可享受一系列的優惠措施,這對剛創業“一窮二白”的大學生來說很誘人。但徐克南認為,優惠政策并不是最重要的,企業獲盈利后,辦公用品配備和場所租賃花費的資金,不會給企業帶來多大負擔。作為初創企業,如何打開市場、盡快掌握管理方面的技能,“才是最亟須解決的問題”。
徐克南常上網找成功企業家的講座來聽,“雖然有很多實際案例,但很難植入到自己的創業實踐中。在創業中遇到具體問題時,如果能有專家或企業家及時給予點撥,會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要是能有專為大學生初創企業服務的公關公司幫助我們進行數據收集、推介產品,打開市場渠道就好了。”目前,大多數正規、有規模的公關公司只為成熟企業提供服務。
作為本次活動的創業導師,長春市朝陽區創意產業辦公室主任隋芒認為,從各類創業大賽中脫穎而出的項目,如果沒有政府部門和社會繼續關注和扶持,進入市場后,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很多大學生只有個想法,就想創業,缺少積累,卻想一口吃個胖子。”隋芒建議大學生創業最好從傳統行業入手,例如,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餐飲服務行業等,傳統行業投入成本低,大學生可以把新理念引入到傳統行業當中,提升競爭力,與做高科技產業相比,可行性強、成功率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