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CYe孵化器在幫助創業公司成功獲得融資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知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曾報道過像Y Combinator這樣的熱門孵化器平均每分鐘就會受到一份來自創業公司有關欲加入其孵化項目的申請,AngelPad也曾向申請者表示,要想加入其孵化項目,會比進入哈佛商學院更加困難。
孵化器會給加入其孵化項目的創業公司提供集中的培訓指導、一系列硬件環境支持、安排向投資者展示的機會等,作為回報,創業公司需以公司2%至10%的股權作為交換。
除了需放棄部分股權以外,加入孵化器之前還需考慮到其它一些方面,如在大部分孵化項目即將結束的時候,創業公司需要做一個產品的畢業展示,雖然很多公司都認為這對于自身是有利的,但也有些公司認為等到演示日(Demo Day)再推出產品可能會延誤公司的融資和產品更為及時的推出,這就意味著公司可能會錯失發展的最佳機會,此外,還有一些潛在的隱患需要警惕,如過早過快地實踐一個想法及屈從于群體思維的危險等。
盡管如此,對于大多數首次創業的人來說,加入孵化器項目給公司帶來的益處要遠遠多于這些弊端,如果你有意向申請加入,那么以下五點希望你能有所了解。
1.了解你想加入的孵化器的興趣點
當你計劃申請像500 Startups、Y Combinator、TechStars或AngelPad這類的熱門孵化器時,要盡管搜尋觀看一切有關該孵化器的高層對什么項目比較感興趣以及他們能給你的公司提供哪些幫助的視頻,許多孵化器的高層,如Paul Graham、Thomas Korte和Dave McClure等,在搜尋創業公司方面都有自己明確的興趣點。
此外,還需了解投資者對創業者的要求,如500 Startups的Dave McClure希望創業者在微觀經濟學上有一個深刻的理解,AngelPad的投資者傾向B2B類型的企業,Y Combinator則更青睞那些曾在Hacker News上嶄露頭角的公司創始人。根據這些挑選最適合自己公司的孵化器,也更有把握能夠申請成功。
2.向孵化器展示自己的優勢
所有孵化器其實都是在進行一種類似于套利的游戲,即為規模龐大的投資者群體引薦那些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的有潛力的創業公司。他們需要在孵化項目結束時有充足的理由來說服投資者為這些項目進一步融資,所以創業公司在申請加入孵化項目的時候,就需向孵化器展示出自己的優勢,如CYE優秀的工程師團隊(最好是畢業于知名大學或曾就職于知名企業)、杰出的設計、強大的團隊精神以及獲得大量用戶的能力等,如果你具備了這些優勢,那么經過孵化器的進一步優化,就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3.行業人士的引薦
如果在遞交申請時,能有一個該孵化器高層了解并信任的人幫助你引薦,那么你的成功幾率會大很多。如果這個引薦人是知名公司的創始人、孵化器之前項目的投資者或是孵化器高層的前任同事,就再好不過了。但如果引薦人是孵化器高層的朋友和家庭成員這類處于創業公司生態圈之外的人,那么引薦效果會差很多。
4.孵化器會密切關注申請加入者
申請加入者除了需遞交相關的書面材料之外,現在很多孵化器都會要求提交視頻申請,隨后還會與創始人面對面或者通過視頻進行交流,雖然過程中有可能因產生某種無意識的偏見而造成判斷失誤,但孵化器仍然很看重創始人的信心、感召力和人際關系等方面。在與孵化器負責人會面交談時,需明確團隊的定位及分工,CEO回答所有有關市場和業務方面的問題,CTO回答所有技術類問題等,為了確保到時候能夠快速給出簡潔明了的回答,之前可以先多做一些模擬訓練。
5.加入CYE孵化器意味著進入了一所新學校
孵化器會給加入其孵化項目的創業公司提供優秀集中的培訓指導、一系列硬件環境支持以及安排向投資者展示的機會等,這對于那些擁有優秀的產品理念但無法與硅谷投資界建立聯系的創業團隊而言尤其重要。參加孵化器孵化項目僅僅是個開始,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孵化項目中的創業導師會繼續提供值得信賴的咨詢指導和建議。
當然,就像很多沒有上過大學照樣事業有成的人一樣,有很多初次創業者在沒有加入孵化器的情況下獲得了成功。但是如果你也想創建一家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公司,加入一個孵化器,可能能夠幫助你少走一些彎路,早一步邁向成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