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創新創業環境建設要優化企業融資環境
融資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搭建科技金融體系不僅僅有利于促進科技成果在當地的產業化,還可以形成促進高技術產業化一套較為完備的制度功能體系。其中在針對中小企業需要的小額貸款、擔保租賃、新的金融產品等都需要政府的引導,特別是在市場失靈的早期投資階段,政府更需要發揮引導和示范功能。
優化區域創新環境要培育科技服務業的發展
創新資源與要素的聚集是創新環境建設的第一步,但如何將這些要素與資源更好地互動,更好地為企業和產業發揮作用,科技服務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科技服務是實現CYE技術、資本、企業、人才等資源重新組合與互動的重要紐帶。但目前科技中介服務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市場機制,還需要政府的引導與培育,從而發揮其聯絡與催化的功能。從硅谷的發展來看,創業家只需要在某些方面領先即可,作為企業成立和發展需要的其他服務則都有專業服務機構提供,這也大大降低了對創業家能力的要求。
優化區域創新環境要有良好的創新與創業的社會文化氛圍
創新發展往往是區域發展的戰略轉變,這種轉變需要社會文化氛圍的營造與培養。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活力從根本上就是這個地區文化的一種影響,有些地方安于現狀,有些地方勇于嘗試。這種文化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是潛移默化的。作為文化的培養也是長期的,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媒體的大力宣傳與推廣。這需要媒體對發展方式轉變思路的宣傳,對創新企業的宣傳、對創新人才的宣傳,讓區域內形成“勇于創新、寬容失敗、不怕失敗”的文化氛圍。
加強創新要素之間的互動與聯系是優化區域創新環境的關鍵
優化區域創新環境建設不僅僅需要創新資源與要素的聚集,更重要的是創新要素之間的互動與聯系。地方缺人才引進人才、地方缺研發引進科研機構,但如何促進企業、科研、人才、資金等資源之間的互動與聯系,則是能否實現創新創業環境作用的重要因素。
區域創新創業環境建設要建立良好的機制
區域創新創業環境建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良好的機制。其中包括政府考核機制,要擺脫以GDP為導向,要有胸懷將本屆的工作業績在后任的政府中呈現出來。良好的機制也包括資源配置與轉化機制,有些地方的創新資源豐富,如何建立良好的機制能釋放出這種優勢轉化為競爭力;有些區域有產業,如何建立一種機制能將產業與創新資源進行對接,從而實現產業的結構升級與優化;有些區域有自然資源,如何建立一種機制能依托這種資源嫁接創新要素實現價值的增值。
區域創新創業環境的形成,正是特定經濟區域內各種創新要素充分聚集、有機結合的結果。而區域創新創業環境的建設,既包括本地創新要素的培育與再分配,也包括對區域外部創新要素的整合與運用。建設創新型國家,城市是最為關鍵的執行層。我國的區域創新環境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各個城市都在大力建設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環境,但其發展的道路是漫長的,需要全社會的關注與引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