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的企業家創業精神很強”,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戴亦一教授說,“寧為雞頭,不當鳳尾”是晉江人的口頭禪,在經濟領域就是“老板情結”:100萬戶籍人口的晉江,就有大大小小民營企業上萬家。
1999年,隨著安踏廣告在央視五套的一炮打響,加上晉江市委、市政府“品牌立市”戰略引導,晉江掀起了 “請明星上央視五套”的打品牌浪潮,如“七匹狼”、“柒牌”、“勁霸”、“利郎”等10多個晉江品牌都在央視投過廣告”,央視五套一度被外界戲稱為“晉江頻道”。迄今晉江企業創立的“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和“國際知名品牌”已經多達123枚。
此后,在恒安集團香港上市的示范帶動和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晉江企業掀起了一股上市熱潮。截至2011年年底,晉江上市公司達37家,居全國各縣市區首位。
“晉江人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你今天做這個東西,我明天就可以模仿出來。”中信銀行晉江支行行長吳建堯告訴本報,晉江人有一個心態,都喜歡對比,人與人之間都爭先恐后。
積極進取、“愛拼才會贏”的心態,正是晉江這塊土地上經濟活躍的內在動力。“晉江人不懼辛苦、愛拼善贏,居安思危,不斷進取。”在采訪中,晉江市政府一位官員這樣總結晉江人的精神氣質。而安踏企業陳列館里,第一眼就能看到的用鏡框鑲刊著的“永不止步”這四個大字,不正是晉江精神的最佳寫照嗎?
“等不起,慢不得”
2011年,晉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0億元,經統計,該市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11年保持在全國百強縣(市)前7位,經濟實力連續18年穩居福建首位。盡管如此,晉江市委、市政府政府依然時刻保持著危機感和緊迫感。
晉江市委、市政府經常組團到江浙、廣東等縣域經濟發達地區學習取經。“小進是退,大進但落后于其他強縣發展速度也是退。”這一名言在晉江屢被提及。
潯興股份總裁、北京大學博士后吳樂進指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區域競爭與合作趨勢的不斷擴大,原有在與“國有經濟”競爭中優勢明顯并迅速壯大的晉江民營經濟,正在逐步喪失原有的先發優勢,晉江“原生”型民營經濟在與“外資經濟”、“轉制型民營經濟”的競爭中劣勢日益突顯。
同時,城市化嚴重滯后于工業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晉江未來的發展。
對此,晉江深刻意識到“等不起,慢不得”。2010年,晉江開始行動,提出“產業提升、城建提速”發展戰略,以“五大戰役”為抓手,進行大規模城市建設,完善基礎設施,鼓勵傳統產業升級和技改,推廣“精益管理”,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強力推動招商選資,進而加快晉江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增強經濟持續發展后勁。
晉江政府如此,晉江企業亦是如此,但企業的居安思危,除注意企業持續良性發展外,還特別注重企業接班人的培養。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很多地方的“富二代”均以“炫富”和“敗家”的負面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其整體素質與接班能力備受質疑。但在晉江,創業企業家兒女能接班的至少占到一半,遠超其他地區。
“我們這一代企業家已經到了家業傳承、企業交班的時候。怎樣讓下一代延續創業精神,把他們培育成為 創二代 ,而不是 富二代 。給他們創業的精神財富要比金錢財富更有價值。”許連捷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