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由于網站提供100%的保本承諾,小額貸款的投資圈子里,極少有人考察借款方的信用狀況和資金用途,不少投資者都是看了收益超過20%,就立馬投標,鼠標稍有遲疑,就失了機會。
但是白誠學腦中風險意識的弦繃得很緊。“我是謹慎的人”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一次出借一筆較大的款項,他還專門讓借款方傳真了自己的戶口、身份證、營業執照和央行信用記錄給自己。
“那是家開淘寶店的店主,我感覺做得挺好,有還款能力,就借出了。”他告訴記者。
2011年底,白誠學經常使用的P2P網貸平臺增資擴股,他覺得P2P借款前景很大,就決定做了網站的股東。
“這家P2P網貸平臺,三年間貸款規模增長了30倍。做它的股東顯然比在它的平臺借款吃利息更加賺錢。”他告訴記者,今年3月有人愿以33%的溢價收購。
P2P新局:轉型與風險規避
高談
P2P網貸繁榮的背后,壞賬風險和政策風險一直是P2P網貸公司的心病。
在銀監會2011年9月提示風險后,一些P2P網貸公司關閉了,一些P2P網站開始拓展新的商業模式,譬如紅嶺創投。與此同時,P2P領域也不乏新的進入者,譬如中國平安、證大集團,最重要的是,新進入者同時帶來了風險規避的創新。
紅嶺創投轉身:從網貸到VC
國內貸款規模最大的P2P網貸平臺紅嶺創投正在加大其對線下VC股權投資業務的投入,試圖建立微金融服務產業鏈。
紅嶺創投成立于2009年初,在短短的3年時間里,季度借款規模從2009年的二季度的43.45萬元到2012年一季度的2.31億元,近三個季度環比增長率都超過40%,借款規模為所有P2P網站中規模最大。
“單純做P2P網貸風險太大。3年下來我們已經有1300多萬的壞賬墊付。”紅嶺創投創始人周世平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財商》,紅嶺的總壞賬率在1.4%~2%,還算控制得平穩。
這與目前國內P2P網貸的保本制度有關,P2P網貸模式起源于國外,不過國外的只承擔撮合職能,并不承擔貸款違約風險。但在國內,為了吸引出資人,大量網站給出了100%保本承諾。即一旦違約,借款人可以得到本金賠償。紅嶺創投、人人貸、808信貸等大多數網站都承諾保本。
“原來違約風險由出資人承擔,現在違約風險已經完全轉移到了網站。收費低和風險大幾乎讓一些網站舉步維艱。”網貸之家負責人徐紅偉告訴記者。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尤其是在去年四季度,由于去年一些小企業資金鏈緊張,到期不能還款,導致P2P網貸公司虧損嚴重。
記者了解到,由于目前P2P網絡貸款的主要形式是,一個貸款人由多個出資人借款。其債權的法律關系并不明確。
“之后我們也改善了結構,去年下半年,紅嶺成立了擔保公司。這樣借款由擔保公司擔保,一旦發生違約風險,擔保公司就可以回收多個出資人的債券,由擔保公司對欠款進行追討。”周世平告訴記者。
“網站創建之初我們就有這種擔憂,所以我們決定不做單一的貸款平臺,而是做從VC股權投資到小微企業貸款的一條龍服務。”周世平告訴記者,線上以貸款為主,線下以投資為主,既提供借貸又提供股權融資,線上業務和線下業務可以相互提供客戶。
周世平在2011年花了不到50萬投資了一家企業20%的股權,這家企業當年給周世平的分紅就超過60萬,預計今年分紅回報將超過300萬。
紅嶺的投資大多是這類早期項目,企業資金需求不大,幾十萬就可以投資,但是成長空間巨大。這些投資對象,一些是紅嶺在線下尋找的,一些在紅嶺P2P平臺上的貸款會員。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P2P網貸最缺乏的不是出資人而是優質借款人,而紅嶺提供股權和債權的雙重服務讓這些客戶加大了對紅嶺的黏性。
“我們跟一般風投明顯的區別是投資時間長;并且不以上市為目的,而是通過分紅來獲取利潤。”周世平告訴記者。
周世平目前還正在籌劃在深圳建設創業產業園區,規劃面積為18000平方米,專門吸引電商小企業入駐,入駐企業可以得到租金和稅收等優惠條件。
除了紅嶺外,其他P2P網貸公司也在開拓出新的商業模式。
曾經作為P2P網貸排頭兵的宜信,其模式其實與大多數P2P網貸大有差異。“宜信已經開始更多地拓展線下業務,在線下搜集貸款需求打包成產品,然后通過網絡平臺尋找投資者,借貸雙方再通過線下簽訂合同。”徐紅偉告訴記者。
此外,拍拍貸是個值得探討的現象。拍拍貸是目前P2P網絡貸款中極少數堅持只做純平臺的網站。也就是說,在大多數網站都在通過承諾“100%本金保障”的時候,拍拍貸卻堅持只做網絡平臺,而不承擔本金擔保。
“有趣的是,當我們都以為不保本的拍拍貸要門前冷落時,數據顯示,它的人氣并沒有變冷。”徐紅偉告訴記者。
大佬進軍網貸:暗藏政策風險破解之法
“我是個做投行的好手,也是個做股票的專家,但是我這次回到金融領域選擇的是小額貸款。因為我覺得這個領域是金融服務領域里最有前途的。”證大集團董事長戴志康(微博)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民間金融服務需求強大,而打破金融壟斷、提供民間金融服務的力量不在國有商業銀行,而在民間敢于冒險創業的人。
近來,資本大佬紛紛進入網絡小貸,他們的進入帶來了全新的模式。今年3月,中國平安成立陸金所,專門從事小額貸款業務,這被外界解讀為是其綜合金融平臺的外向延伸; 4月,證大集團旗下的小貸網站“證大e貸”正式上線。
新入場的兩家大佬都在強調它們與P2P網站的不同之處,然而在服務對象上,它們又確實與傳統的P2P網貸類似都是做銀行不做的小額貸款業務,都是通過網絡平臺,都服務于網貸投資人。
不同之處在于,這兩大平臺依托于強大的集團背景和線下小額貸款平臺的支持,有著強大的線下貸款審核團隊。
證大財富總經理助理白景宇告訴記者,理財、信貸銷售管理部分別對應線下的傳統業務模式,而互聯網事業部負責線上的P2P業務模式,通過公司的后臺支持,將二者進行結合創新。
而平安陸金所只做“電子金融市場”,平安旗下子公司平安信保負責收集貸款需求,將其打包成產品,再將貸款產品在陸金所上銷售,并且實行一人一標,即一個出資人只能購買一筆貸款。
對于傳統P2P網貸公司,大佬的進入帶來了新的模式。依靠線下團隊挖掘貸款需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深入審核,降低違約風險,控制壞賬率,不過其龐大的線下團隊也帶來高昂的人力成本。據證大財富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證大光上海地區的線下服務人員就超過300人。
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暗藏了網貸破冰之法。P2P網貸除了壞賬率難以控制外,就是周轉率如何提升,所有小貸公司都為出資人提供保管資金的服務,但這種服務如今仍然暗藏“非法吸儲”的政策風險。
在小額信貸聯盟秘書長白澄宇看來,這是大集團在進軍P2P網貸時的創新,也是灰色地帶的艱難探索。
以證大模式為例,證大其實設計了一個公司針對資金供給方,另一個公司針對資金需求方,最后用網貸平臺證大e貸將其連接起來。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一邊是貸款,一邊吸收理財,業務組裝在一起就是銀行,分開僅僅是規避政策風險。”
P2P網貸投資入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