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是在硅谷科技圈良好生態環境之下自然而然發生的。
我強烈建議閱讀Thor Muller和Lane Becker合著的《Get Lucky》一書,書中他們講的引人入勝的成功原則全都是從硅谷實例濃縮出來的。
優勝劣汰
在硅谷從事科技行業的大部分人,都有辨別劣質產品并將其“過濾”出去的功力,如果你是沒能力的劣質品,就會被硅谷的火眼金睛過濾掉。
相似的,沒法找到好的合作伙伴、董事會成員或投資商的人,也是即將被過濾的,因為我們不希望后來者和我們犯同樣的錯誤。
我曾和投資商聊天,他們毫不保留的告訴了我所投資的公司好壞方面。如果你想籌資的話,只需要問問以前成功的人自己應該做到怎樣,然后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就行了。例如,如果你對Y Combinator的資金感興趣,找個被他們投資過的公司,其中大部分都會樂于把自己贏得投資的經驗教訓告訴你。
食物和天氣
我出生并成長于東海岸的費城,有次我來到西海岸,我就覺得自己根本無法再次面對費城那東海岸氣候環境。而硅谷雖然也在東海岸,除了有時起霧,氣候卻是相當不錯的。這兒從來不會有持續性的下雨、寒冷或炎熱天氣,一年四季都適合出游。
這里還有高質量的飯店,咖啡廳和購物中心,它們地理位置都很顯著,外形也便于尋找。我朋友們來這參觀的感受是,在硅谷的任何一處都不會迷路。類似Uber的租車服務和類似Exec的本地雜活信息平臺都開始在硅谷出現,硅谷內導航的方便,讓所有服務效率都有所很高。
舒適是你選擇工作地點時考慮的重要因素,硅谷完全符合。
但硅谷并不是適合所有人
硅谷資源豐富,但并不意味著硅谷之外的地方就不能成功。舉個耳熟能詳的例子,Foursquare最初就是在硅谷之外的紐約起步。
如果你喜歡“君子朋而不黨”,有著相同學術背景和興趣愛好的人聚集在一起,每個人有著鮮明的特征,硅谷就適合你。對同一件事情,大家有相同的激情,觀點卻不盡相同,你看他們喝著啤酒、有理有據地爭論得熱火朝天,問問自己,其他地方能看到這樣的景象嗎?
答案是:也許有,不過真不多。(ahxxm)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