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職業經理人“要錢”、“要權”、“要感覺”,另一方面是企業老板“不放心”、“不放權”、“不放手”,老板和經理人之間應當如何建立忠誠和信任的關系?
6月8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渝舉辦的總經理論壇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客座教授、“總裁教練”張偉俊表示,因為不清晰對方要的是什么,兩個群體已從七、八年前的“兩相情愿”式的需求關系演變成了如今的“兩敗俱傷”。良好的合作方式是,老板們要知道你請來的職業經理人要什么,職業經理人也要對老板的要求心中有數。“這就好比雙方先必須認真戀愛,最后才能順利走進結婚殿堂一般。”
同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助理劉湧潔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也提出了“企業家到了60歲不退休,可能會阻礙企業發展”的觀點。此語一出,在“高齡企業家”云集的重慶市,掀起了軒然大波。
“資產”與“資本”的意識對抗
截至目前,職業經理人跟老板的關系仍然是一家企業中最難處的關系,為什么不能用待遇、事業、情感把人給留住,張偉俊指出,“這里可能有一個最基本的矛盾我們還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還沒有很好地去做。老板這些年已經習慣把經理當資產了,但經理人現在開始把自己當資本了。”
所謂“資產”,是企業用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以為投資者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歸企業所有。老板們常常會發出這樣的聲音:“這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他是我們最珍貴的資源。”對此,張偉俊說,盡管“寶貴”、“珍貴”,但在老板眼里,說到底這部分人還是被動的,老板是可以想怎么著就怎么著的。
所謂“資本”,是投資者對企業的投入,歸債權人和公司所有者(股東)所有,企業對其資本不擁有所有權。
現在的職業經理人習慣把自己當做資本了。資本的特點是有競爭性、要增值、有獨立性、不歸企業所有,還有流動性。投資環境好,資本就來;投資環境不好,資本就撤;資本要撤,老板也沒轍。
職業經理人是資本而不是資產,個人的品牌已經成為他個人的資本。他在你這兒的時候,當然可以成為你企業資本的一部分,所有權是他個人。“他是人力資本,你是貨幣資本、金融資本,他越來越強調要跟你同起同坐,他的估值你如何估?”張偉俊提醒老板們,你準備好接受這樣的資本而不是資產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