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和商業的快速擴張步伐并非一路坦途。
今年44歲的哈爾濱商人戴永革,用20多年時間在內地構建了龐大的地下商城王國——人和商業。該公司2008年在香港上市時,更是轟動業界。人和商業依靠對地下人防工程進行商業化開發的“防空洞模式”,在國內各地不斷“攻城略地”,以“地一大道”命名的地下商場不斷被復制。截至2011年,其運營總建筑面積增至13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超九成。
但是,在擴張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浮出水面。公司不僅現金流承壓,受應收賬款較多的影響,穆迪和標準普爾從去年底至今已分別兩次降低其信用評級。此外,昨日(6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成都地一大道項目陷入麻煩,人和商業與商戶之間的利益糾葛浮出水面。
對此,人和商業成都公司企劃部的一位人士表示,成都地一大道目前尚屬試營業期,二期正在招商中。人和商業會妥善處理此事,不斷改善管理,提升硬件。
同時,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人和商業的運作模式決定了其資金回收周期可能較一般商業地產更長,因此“防空洞”商業模式有待檢驗。
“防空洞”商業模式
人和商業發端于哈爾濱。在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幾乎沒有企業進入地下商業開發時,哈爾濱就已經有七、八家地下商業開發企業。
1992年,人和商業在哈爾濱開設了第一個項目“人和地下大道”,大部分鋪面出租給了從事女裝批發及零售業務的租戶。
人和商業的商業模式,主要是興建人民防空工程,并在和平時期將其用作地下商城,通過出租商鋪或轉讓商鋪經營權的方式,獲取回報。此后,人和商業沿著地下人防工程進行商業化開發這條道路不斷前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種商業模式有其獨特之處:由于地下空間未被歸類為房地產開發,不受諸多適用于房地產行業的法律、法規、稅收或政策的限制,無需繳納土地出讓金及土地增值稅,可降低開發成本。
人和商業的一位高管曾向媒體表示,由于地下人防工程的開發屬于公益工程,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所以開發成本比一般房地產項目低,再加上地下商業的運營成本相對比較低,因此人和地下商業設施的銷售和租賃價格通常是周邊商場的1/2到1/4。
低成本造就了高利潤,有報道顯示,該公司歷史上凈利潤增長率最高時曾達到500%。
營業面積一年增加近一倍
在哈爾濱取得成功后,人和商業便在全國各地復制這一 “防空洞”模式。2007年1月,廣州地下商城“地一大道”開業,投資達4.39億元,約為哈爾濱三期項目總和的兩倍,這也開啟了其大幅擴張的步伐。
2008年10月,人和商業在香港成功上市,由此其擴張步伐進一步加快,武漢、成都、重慶……等諸多城市的“地一大道”橫空出世。
據悉,“地一大道”到2011年底已延伸到全國超過30個城市,并且在未來將陸續進駐各大中城市。
“集團目前在運營的22個商場遍布全國15個城市(運營總建筑面積相當于139萬平方米)。”人和商業2011年年報顯示,至于未來擴展方面,人和商業在13個城市已有15個在建商場,施工總建筑面積相當于156萬平方米,另有總建筑面積352萬平方米的項目已獲批準并在籌劃中。
2011年,人和商業的運營總建筑面積達到13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0.4%。可出租總建筑面積與2010年的16萬平方米相比,增加至72萬平方米。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人和商業正處于跑馬圈地建設時期,為擴大市場占有率,重點保證新建設項目的資金投入,這必然擠占建成商場的運營費用,惹來不少商戶抱怨。未來如何維持融資壓力、利潤增長以及持續經營間的平衡,將是人和商業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考驗。
不過,當談及商業模式的問題,上述人和商業人士表示,公司在內地做了很多項目都很成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