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并非不可戰勝
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們在玩游戲時,會遇到比較難啃的BOSS或者無法解開的謎題,可能想盡辦法都無法搞定,但是有時會在某個點一下找到弱點和解決辦法,蘋果帝國看似無懈可擊,其實也是有弱點可尋,當一個企業正在逐漸壯大,同時也是最危險的時候,每條決策的產生都會對其產品和發展構成連鎖反應,這時候的蘋果不會輕易嘗試頻繁的創新,從幾次產品換代來看,蘋果顛覆性的改變周期越來越長。
·商用市場是最大軟肋
首先要從蘋果自身定位來看,喬布斯領軍時的蘋果是個有藝術家氣質的企業,對產品設計要求盡善盡美,也正因為這樣,過于復雜的功能意味著要在機身上增加對于的設計,蘋果認為這不夠酷,也不符合蘋果一貫極簡設計風格。蘋果產品的功能性普遍偏弱,比如MacBook Air的存儲容量和接口就給商業用戶帶來諸多不便,而對多數MacBook來說,采用的Mac OS X操作系統在兼容性方面也和Windows平臺無法相比,目前多數應用程序和網頁插件都是基于Windows平臺開發的。
美國目前接近85%的企業所用的電腦采用Windows操作系統,Gartner數據顯示,有60%的公司現在還不能接受員工在辦公室使用Mac。目前只有涉及到平面設計、廣告、影視制作、音頻制作、照片管理/調整、出版和一些互聯網行業用戶會考慮采購蘋果電腦,而其他絕大多數企業使用的還是Windows電腦。
蘋果產品線和產品配置都比較單一,對于一些專業圖形用戶來說,無法選擇Quadro、FireGL等規格的圖形顯卡,也無法根據企業特點進行產品定制,特別是針對一些注重采購成本的中小企業來說,蘋果無法提供足夠廉價的解決方案。
企業用戶目前沒有普及iPad,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企業采購,除了節日送禮之外,企業很少給員工發放iPad,很多企業認為iPad無法提供增強企業的生產力,一方面iPad適合消費內容,而并非創建,另一方面iPad無法與企業實現現有的Windows系統實現無縫對接,這也是未來Win8平板和超極本最大的優勢。
總的來說,蘋果電腦對于個人用戶來說,可以提供較好的使用體驗,并也可以產出價值,但對于特殊的行業用戶來說則無法全方位的滿足。
·蘋果不重視游戲
喬布斯生前有兩個遺憾:重新發明電視和進軍教育領域,但對消費電子中的游戲領域喬布斯卻從未涉足過,缺乏游戲基因的蘋果確實是不差這點錢,iPad有機會成為一個很好的游戲平臺,但喬布斯卻很少和第三方游戲廠商合作,在APP Store里很少見到真正的游戲大作,售價超過20美元的游戲更是不多。
如果喬布斯能像和音樂、影視產業的合作那樣,讓提供更好的開發環境,讓更多的游戲廠商進來索尼和微軟的日子肯定會不好過,而對微軟來說,最新發布的Windows8將有可能集成的Xbox,建立了音樂、視頻、PC、平板電腦、電視或電話之間的橋梁,而加強游戲方面的實力,也可以為未來布局智能電視提供基礎。
·喬布斯離開的影響
由一群天才組成的公司,未必能造出天才的產品。有了天才的產品未必能改變行業形態和消費文化,喬布斯之于蘋果是無法替代的,他的離開除了讓投資者部分失去信心以外,更是讓蘋果失去了靈魂,縱然蘋果還有全球最出色的工程、設計、軟件、營銷團隊,還有Jony Ive這樣的設計天才和Tim Cook這樣的運營人才。
失去喬布斯的蘋果會不會走向平庸,對于這個問題筆者持悲觀態度,雖然喬布斯在離世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兩到三年的規劃,并將大權交給了運營專家Tim,看起來妥妥當當,但蘋果必須適應若干年的沒有喬布斯在仍卻被喬布斯影響的企業發展,Tim雖然可以維持運營,但卻不是一個可以給我們創造夢想的人。
過去幾年里,如果說蘋果超頻一樣的改變世界,部分是享受了新技術帶來的光環,即在一個領域內做別人做不到的東西,但如果幾個技術發展到了一定的閾值,現在處理器的發展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而后一直難以解決的電池也會隨著材料的改進逐漸不在成為問題,行業發展會從再次來到一個拼價格的時代,這樣一來蘋果失去喬布斯的后遺癥會越發的明顯,失去了Think Different的蘋果只會變成一個運營還不錯,但產品平庸的商業公司。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