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陸家嘴論壇于28日晚間起在上海陸家嘴舉行,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今日在接受網易財經專訪時表示,溫州金融改革有可能走向流產。
郭田勇表示,溫州改革來有可能出現雷聲大、雨點小,走向“流產”現象。他認為溫州金融改革實驗區準備不是很充分,不是說拿到很具體很有首創性或者很有突破性的改革步驟進行論證才進行改革,而是有點倉促上馬,由于溫州出現高利貸泛濫,金融出現問題,所以要弄一個改革實驗區。但是上馬以后又處在一種騎虎難下,也處在一種進退兩難的現象,因為不改也不行了,因為實驗區要搞,大張旗鼓,勢頭已經造出去了,但是往深處改又不知道怎么改,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突破口,而且各種改革措施設計的時候缺乏一種配套。
他表示希望溫州金融改革未來能夠找到一些新的切入點,來取得一些實效,否則的話很有可能停留在只打雷不下雨的狀態。
以下是訪談文字實錄:
網易財經:我們說到貸款難和貸款貴的問題,我們現在是否可以進一步放開民間資本,讓民間資本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嘉賓:這個問題的確可以考慮,因為我們說現在講貸款難,貸款貴,特別是對中小企業而言,一般人認為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個就是說現有的金融機構創新能力不夠,有針對性的產品比較缺乏。另外一個層面恐怕就是從總的金融機構供給來看,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以國有大型所主導的,缺乏一些草根的,民營的這種金融機構。因為我們知道金融機構,比如說對銀行來講規模越小的金融機構,客戶也越是以小客戶為主。我們這種區域型的,微小型的這些銀行、金融機構的確還是比較缺乏的。所以我們說未來通過進一步降低準入門檻,發展更多的中小金融機構,這的確是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很重要的渠道。
網易財經:剛才說的民間金融,最近有一個小額貸款公司專制為村鎮銀行的條件,現在是否考慮一下進一步放寬,之前的要求還是蠻高的?
嘉賓:溫州設立金融實驗區的時候我們也提一些建議,能夠實驗一些東西,以前要求有20%銀行的股份,現在少了一點,是15%,F在考慮完全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間銀行,監管機構要求要有這種顧慮,發起人可以全面管理和掌控小銀行的運營。監管機構會擔心,如果說我把銀行完全放給民間資本來做的話會不會出現一些問題,民間資本是否懂金融,是否懂銀行,第二會不會產生關連交易發生利益輸送,把銀行當做自己企業的抽水機。第三個他也擔心一旦出問題民間資本會不會不可靠,卷錢就逃之夭夭。他有這樣的擔心,這種擔心也并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我們要看從市場經濟,從成熟國家的經驗來看我們說民間資本真正是金融業的主流。我記得去年出現民間借貸泛濫的時候媒體記者給我打電話問我美國的民間金融什么情況,我就說美國除了民間金融以外還有其他的金融,都是民間的。現在一方面是出于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考慮,另外一方面由于金融業是整個國家經濟的命脈,這里邊會貫徹國家政策的要求。所以從銀行主導來看還是以國有資本為主。
所以我們也建議整個銀行業的改革未來可以抓大放小,像工農中建設交這些大型國有企業中央政府控股是有必要的,但是對于一些小銀行可以讓民間資本大范圍的入股甚至控股,也可以讓民間資本設立一些小型的金融機構。未來這些都是可以考慮的。因為我們一直在講民間資本的確有不成熟,有不可靠等方面的問題,這個我們也是承認的,但是不能因為它存在這些問題,我們就戴著有色眼鏡看它。國有資本的管理首先要強調你得為國家的錢保值增值。我們應當通過提高我們的監管能力防止民間資本進來以后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不能說由于擔心你出問題所以就不讓你進來,這種思維我們覺得是可以進行一些調整的。
網易財經:那你怎么看溫州和麗水的民間金融改革試點?
嘉賓:它是農村金融改革,總體來說還是要探索出一些新型的體制和機制,以及監管方式來推動民間資本在金融業的發展。當然從溫州改革來看,有可能出于一種雷聲大,雨點小,有可能走向“流產”現象,這種現象都是不排除的。我們感覺溫州金融改革實驗區準備來看也不是很充分,不是說拿到很具體的,很有首創性或者很有突破性的一些改革步驟進行論證才進行改革的。我們就感覺有點倉促上馬,由于溫州出現高利貸泛濫,金融出現問題,所以要弄一個改革實驗區。但是上馬以后又處在一種騎虎難下,也處在一種進退兩難的現象,因為不改也不行了,因為實驗區要搞,大張旗鼓,勢頭已經造出去了,但是往深處改又不知道怎么改,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突破口,而且各種改革措施設計的時候缺乏一種配套。我就講有些方面,有些我以前想說沒說的觀點,比如說民間借貸建立登記中心,政府要保持一種透明,政府要知道錢到誰的手里了,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問題在于很多人登記了愿不愿意想在你這發放貸款,人家本來不想讓你知道家里有多少錢,放高利貸要登記,最后形成什么效果都是值得商榷的。還有溫州要搞境外投資試點,我們就想這個問題當初有沒有考慮好,不能說為了弄改革實驗區就一定要送給它一個大禮包,恨不得把所有能改的金融政策都放在禮包里,禮包里很多政策可能是相互排斥的。比如說到境外去民間資本可以向外投,溫州本來自己就差錢,溫州要成立金融機構,要把自己當地的民間資本投到企業里,你現在又開始說不用投到當地,朝境外投。這些政策之間設計的時候缺乏一種統籌的全盤考慮。
對溫州金融改革實驗區,我們希望它未來能夠找到一些新的切入點,來取得一些實效,否則的話很有可能停留在只打雷不下雨的狀態。
網易財經:剛才說的切入點,郭老師您有什么建議?
嘉賓:我不在你這建議了,謝謝。
網易財經:關于融資擔保公司的問題,今年北京的中擔保險,還有廣州的華電(音)擔保公司,這兩家都出現了20多億資金的黑洞,您怎么看未來融資擔保公司的前景?
嘉賓:融資擔保公司現在發展要規范,因為擔保公司以前屬于沒人管的地帶,你說它是金融機構,它不是,你說它不是,又類似。就技術“類金融”或者“影子銀行”的特點很明顯。因為擔保公司跟企業之間很熟悉,擔保本身又有一種杠桿功能,又有放大的作用,要有好的企業自己也可以私下里進行融資。為什么出現黑洞?一定是業務上有違規運作或者高風險,高杠桿運作出現的問題。業務上存在一種不規范,所以我們現在要補上這些短版,現在銀監會專門成立了融資擔保監管機構,很多擔保公司就直接劃給了地方金融辦進行監管,我們相信隨著這種制度的完善擔保公司在風險控制上,在內部管理上會有很大的提升。
網易財經:謝謝郭老師,我們今天的采訪就到這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