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商業價值
大數據這么火,因此很多人就跟起風來,言必稱大數據,可是很多人不但沒搞明白大數據是什么的問題,也不知道大數據究竟能往哪些方面挖掘出巨大的商業價值。這樣瞎子摸象般的跟風注定了是要以慘敗告終的,就像以前一窩蜂地追逐社交網絡和團購一樣。那么大數據究竟能往哪些方面挖掘出巨大的商業價值呢?根據IDC和麥肯錫的大數據研究結果的總結,大數據主要能在以下4個方面挖掘出巨大的商業價值:對顧客群體細分,然后對每個群體量體裁衣般的采取獨特的行動;運用大數據模擬實境,發掘新的需求和提高投入的回報率;提高大數據成果在各相關部門的分享程度,提高整個管理鏈條和產業鏈條的投入回報率;進行商業模式、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筆者把他們簡稱為大數據的4個商業價值杠桿。企業在大踏步向大數據領域投入之前,必須清楚地分析企業自身這4個杠桿的實際情況和強弱程度。
1.對顧客群體細分,然后對每個群體量體裁衣般的采取獨特的行動。本文開頭Target的故事就是這個杠桿的案例,瞄準特定的顧客群體來進行營銷和服務是商家一直以來的追求。云存儲的海量數據和大數據的分析技術使得對消費者的實時和極端的細分有了成本效率極高的可能。比如在大數據時代之前,要搞清楚海量顧客的懷孕情況,得投入驚人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得這種細分行為毫無商業意義。
2.運用大數據模擬實境,發掘新的需求和提高投入的回報率。現在越來越多的產品中都裝有傳感器,汽車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可收集數據呈現爆炸性增長。Blog、Twitter、Facebook和微博等社交網絡也在產生著海量的數據。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技術使得商家可以在成本效率較高的情況下,實時地把這些數據連同交易行為的數據進行儲存和分析。交易過程、產品使用和人類行為都可以數據化。大數據技術可以把這些數據整合起來進行數據挖掘,從而在某些情況下通過模型模擬來判斷不同變量(比如不同地區不同促銷方案)的情況下何種方案投入回報最高。
3.提高大數據成果在各相關部門的分享程度,提高整個管理鏈條和產業鏈條的投入回報率。大數據能力強的部門可以通過云計算、互聯網和內部搜索引擎把大數據成果和大數據能力比較薄弱的部門分享,幫助他們利用大數據創造商業價值。這個杠桿的案例是關于沃爾瑪的一個故事。
沃爾瑪開發了一個叫做Retail Link的大數據工具,通過這個工具供應商可以事先知道每家店的賣貨和庫存情況,從而可以在沃爾瑪發出指令前自行補貨,這可以極大地減少斷貨的情況和供應鏈整體的庫存水平。在這個過程中,供應商可以更多的控制商品在店內的陳設,可以通過和店內工作人員更多地接觸,提高他們的產品知識;沃爾瑪可以降低Cye庫存成本,享受員工產品知識提高的成果,減少店內商品陳設的投入。綜合起來,整個供應鏈可以在成本降低的情況下,提高服務的質量,供應商和沃爾瑪的品牌價值也同時得到了提升。通過在整條供應鏈上分享大數據技術,沃爾瑪引爆了零售業的生產效率革命。
4.進行商業模式,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大數據技術使公司可以加強已有的產品和服務,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甚至打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這個杠桿將引用Tesco為案例。Tesco收集了海量的顧客數據,通過對每位顧客海量數據的分析,Tesco對每位顧客的信用程度和相關風險都會有一個極為準確的評估。在這個基礎上,Tesco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卡,未來Tesco還有野心推出自己的存款服務。
大數據的商業革命
通過以上4個杠桿,大數據能夠產生出巨大的商業價值,難怪麥肯錫說大數據將是傳統4大生產要素之后的第5大生產要素。大數據對市場占有率、成本控制、投入回報率和用戶體驗都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大數據優勢將成為企業最值得倚重的比較競爭優勢。根據麥肯錫的估計,如果零售商能夠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其營運利潤率就會有年均60%的增長空間,生產效率將會實現年均0.5%-1%的增長幅度。在大數據這個概念炒熱起來的當下,人們才發現像沃爾瑪、Target、亞馬遜、Tesco這樣的商業巨頭已經不聲不響地運用了大數據技術好多年,用大數據驅動市場營銷、驅動成本控制、驅動產品和服務創新、驅動管理和決策的創新、驅動商業模式的創新。許多商界驕子慨嘆競爭不過Target們的不解之謎也終于告破。
在大數據推動的商業革命暗涌中,與時俱進絕不僅僅是附庸風雅的卡位之戰,要么學會使用大數據的杠桿創造商業價值,要么被大數據驅動的新生代商業格局淘汰。這是天賜良機,更是生死之戰。成功者將是中國產業鏈升級獨領風騷的梟雄,失敗者擁有的只有遺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