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網絡中,臉書(Facebook)與推特(Twitter)常常被同時提及。這兩大網站都吸引了廣泛的用戶群,并且人數還在不斷擴大。它們在用戶上網時間上的競爭愈加激烈,而且為了證明各自都有一個可持續的創收計劃,彼此面臨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大。
臉書最為人所知的特點是在朋友之間建立人際關系網,但是它也有一些產品、組織和品牌的公共主頁,供他們宣傳各自的內容。而推特則主要是一種廣播業務,即所謂的“微博”平臺,人們用140個字符(或更少)傳達自己對大小話題的感想。通過集合這些“微博”,推特就能夠了解公眾對于阿拉伯之春、奧薩馬·本·拉登之死、超級杯大賽預測以及名人軼事等事件的普遍看法。
“當人們談起[臉書或推特]時,很自然地會將二者進行比較,但是追根溯源的話,二者是有很大差異的。”沃頓商學院運營和信息管理教授桑德拉·希爾(Shawndra Hill)如是說。但是,她補充道,現在的情況正在改變,“二者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
的確,推特最近對資料頁面的改版在一定程度上與臉書的時間軸相似。與此同時,臉書現在允許用戶訂閱非好友的公共消息,這與在推特中任何人都能關注公共推特賬號的消息更新一樣。希爾認為,推特最近對資料頁面的改版,以及加強對開發者生態圈的控制,說明了該公司正在努力尋找一種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目前,推特主要是通過廣告獲得收入。企業用戶支付廣告費,將自己的推廣微博顯示在搜索結果、熱門話題和用戶時間軸的首位。
“推特目前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希爾說道,“如果要成為上市公司,推特必須要弄清自己的商業模式。推特必須強調自己的價值,以及它無法被輕易模仿的特性。”她還補充道,與臉書相似,推特的特性很容易被競爭對手復制。而只要這種情況依然存在,這兩家網站就很容易受到競爭的威脅。
“僅僅關注用戶增長已經不夠了。” 沃頓商學院新媒體總監肯德爾·懷特豪斯(Kendall Whitehouse)說,“隨著臉書首次公開募股,社交網站要證明自己擁有可持續的收益模式,面臨的壓力就更大了。”今年五月,臉書在眾多吹捧聲中進行了首次公開募股,但是由于移動廣告和未來擴張受到質疑,它的股價一路下滑。
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賽凱特·喬胡瑞(Saikat Chaudhuri)認為推特最終可能會與臉書一樣,面臨有關商業模式的問題。“管理層的責任是規劃公司的前景。” 喬胡瑞指出,“單說推特擁有數據和用戶是不夠的.…..如今,我們對于推特的發展藍圖和細節以及它的市場發展方向都不太了解。信息的缺乏會引發懷疑。推特的規模太大了,我們不能說‘我們[以后]會弄清楚的’這樣的話。”
從數字來看,臉書的用戶量遠高于推特。根據comScore(美國一家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的數據,推特八月的獨立用戶訪問量為3820萬,在美國排名第28位。在美國所有網站中,臉書的訪問量排在第4,達到1.524億。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排名第26位,八月的獨立用戶訪問量為4090萬。
“很多人認為推特只是用來發微博的。但事實上,還有很多人將它作為信息設備使用。”沃頓商學院市場營銷教授彼得·費德(Peter Fader)指出,“推特擁有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和觀點。”比較之下,費德認為臉書已經成為“廢話連篇的蠻荒之地”,因為它的用戶過度地分享無意義的生活瑣事。
盡管推特最近新增了與臉書類似的功能,但它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反臉書”的位置上,推特擁有更簡約的設計、更少的功能、更明確的隱私聲明以及對移動設備更友好的界面。“推特總是很優雅,與臉書相比,它充滿禪意。臉書不斷地在增加功能,常常引起用戶的不快,而推特則一直保持簡約。”懷特豪斯說,“臉書的哲學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推特則避免這種方式。”但是懷特豪斯擔心的是,推特最近添加了橫幅圖片、嵌入式媒體和其他與臉書資料頁面相似的功能,這有可能逐漸削弱推特在社交網絡領域的獨特地位。
不斷進化的商業模式
在很多方面,推特目前的商業模式是通過推廣消息,圍繞最小限度的且相對不引人注意的廣告展開的,但具體的模式并不明確。然而專家認為,該網站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追求長期的收益流。
例如,費德認為,對于那些被動關注各種趨勢和新聞評論的人來說,推特是一個重要的信息來源。“微博是一種有價值的工具,而推特則是一個有價值的渠道。”
他懷疑,在現行的贊助消息模式下,多半價值都得不到釋放。相反,費德建議推特可以采用與LinkedIn類似的分級式訂閱模式,給予擁有付費賬號的用戶更多信息和搜索工具。“推特需要推行一種‘免費增值’(freemium)模式,以便提供更多信息與分析” 給那些愿意花錢的用戶。費德指出,“如果推特擁有足夠內容來支撐收費服務,我愿意付錢。但我永遠不會在臉書上花一分錢。”
喬胡瑞也認為推特的廣告模式存在局限性。“推特擁有足夠的數據可以用于發布廣告,但不適合直接營銷。”他說,“推特未來可能需要對使用該網站的特色功能進行收費,來幫助企業和產品更好地突出自身特色。”
希爾也將推特作為一種研究工具使用。她也表示自己愿意花錢使用推特的收費服務,但她補充道,該公司在限制評論自由傳播時必須要小心對待。如果推特將收費服務劃分的層次過多,就會大大限制人們在免費服務中獲得的信息,從而使用戶失去興趣,因為畢竟現在所有用戶使用微博平臺的權限都是平等的。
推特的龐大數據或許是最佳的收入來源:該公司可以圍繞歷史數據設計一套訂閱系統,或是根據人們正在討論或關注的內容推出一套分析工具。“我認為數據是秘密武器。”懷特豪斯說,“盡管TweetReach等很多公司都可以提供追蹤微博影響力的服務,但推特才是數據的首要持有者,它擁有所有的歷史數據。這就給予了他巨大的競爭優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