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站滿座網上月首次實現盈虧平衡,并盈利一元錢,成為業內首家 扭虧為盈的企業。 一直籠罩在虧損陰霾下的獨立團購行業,終于迎來一絲曙光。昨日記者獨家獲悉,團購網站滿座網上月首次實現盈虧平衡,并盈利一元錢,成為業內首家 扭虧為盈的企業。
從2010年行業開始初步發展,到今天終于出現了盈利排頭兵,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這說明團購行業的春天將至;但也有人認為,“一元盈 利”偶然性較強,從長遠來看恐怕只是曇花一現。無論如何,這意義非凡的一元錢,都將為久未出現好消息的團購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一元盈利”之難
從一擁而上到市場冷凍
雖然實現扭虧為盈的事件比滿座網CEO馮曉海此前估計的六七月有所推遲,但看到賬本上的赤字轉為盈余,無論是馮曉海還是他的“友商”們,都會對滿座網實現盈虧平衡感到可喜可賀。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元錢的意義所在,是其為團購行業掃清了“只賠不賺”的陰霾。
從2010年的一擁而上,到今年的大浪淘沙,團購行業作為新興電商模式,經過了發展最為跌宕起伏的一段時期。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團購行業曾經創 下了10個月創造10億元市場規模的奇跡,經歷了企業數量從0到近6000家的數量激增,但也遭遇了資本寒冬和持續的閉店潮,最終使總量降至3000家以 下,80%的市場份額集中在規模前十的團購企業中。
據團購導航網站團800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國內獨立團購網站規模在今年8月首度突破20億元,達到21.1億元,團購網站數量略有減少,為2938家。
某餐飲企業負責人曾對記者表示,2010年下半年,企業市場部幾乎被團購企業的銷售人員踏破門檻。在逐漸嘗試團購模式后,餐廳的上座率的確有所 上升。但從去年入夏開始,企業明顯感覺到來談團購合作的人開始減少。“像我們經過幾個月的雙向選擇,一直與兩家團購企業保持合作關系,一直至今。”在商家 看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團購行業經過時間的洗禮,的確已經從不理性的過熱發展冷卻下來。
在大起大落之間,團購行業的市場滲透程度不斷深入,成熟度也不斷提升,惟一不變的就是行業內所有企業都在持續“燒錢”,依靠“輸血”維生。缺乏自身造血能力,成為眾多投資機構不看好團購模式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這“一元盈利”更顯得來之不易。
“一元盈利”之喜
打破“龐氏騙局”質疑
雖然只勉強實現了營收平衡,但在接受記者采訪期間,馮曉海顯得頗為得意。“我們行業里的幾個人經常會約著聊一聊企業發展的現狀,我有時候聽著都 會偷笑。”在馮曉海看來,雖然上月盈利僅為一元,但隨著市場成本、人力成本支出的降低和銷售額、毛利率的穩步提升,滿座已經可以實現持續盈利。“我們掙錢 肯定不會滿足于這一個月、這一元錢,而是為了長遠發展。”
在滿座網得以長遠發展的背后,這一元錢幾乎為國內團購企業集體“洗白”。去年6月,美國團購鼻祖Groupon提交IPO申請后,被美國投資人 指為“龐氏騙局”,一時間引起業內廣泛爭議。投資人喬斯·費拉雷認為,Groupon自身并未創造價值,而是創造了一種“并不穩定的均衡狀態”。它的運作 模式就像是一場“龐氏騙局”,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牟利。但隨著Groupon在今年二季度實現扭虧為盈,團購模式在美國受到認可,這也為中國團購企業 注入更多信心。
如今,國內首家團購企業的扭虧為盈,打破了“團購自身未創造價值”的言論,也讓國內團購同行在陰霾中看到一絲曙光。同時,作為一種象征意義,這也說明團購行業對消費者和商家而言的確具有影響消費模式的意義,而不是一個永無休止的噱頭。
據大眾點評網今年發布的《2011年度城市生活消費報告》顯示,去年全年,北京市民僅通過大眾點評團一家團購網站就節省了2.84億元人民幣, 平均折扣力度達到3.5折的團購商品,也大大拉動了北京市民的消費。而另一項對電影票團購的分析指出,去年全國電影票團購成交額為8.94億元,占中國電 影票房的6.87%;約有3450萬人次通過團購網站購買電影票,平均折扣為3.5折,客單價為26元。“現在,團購幾乎成了我購買電影票的惟一途徑,從 去年年初到現在,我再也沒有在電影院柜臺花幾十元買過一張電影票。”消費者葉小姐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元盈利”之路“省吃儉用”降成本提毛利
為了盈利,滿座網雖然沒有“壯士斷腕”,但也做出不少犧牲。
記者了解到,團購網站的主要盈利方式是依靠抽成扣點,而主要開銷則是市場費用和人力成本。“上個月得以扭虧為盈,一方面在于毛利率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們也主動降低了市場投入和人力投入。”馮曉海坦言,滿座網從去年10月起開始“省吃儉用”。
記者了解到,滿座網從今年開始減少了市場費用投放,將東直門總部的辦公地點合并到酒仙橋分部,砍掉了一部分虧損嚴重的地方分站,同時對員工數量 也有所精減。從交易額上看,企業的銷售規模也從此前的“億元俱樂部”掉到現在的千萬級別。在馮曉海看來,這其實是從“求規模”到“求利潤”的一個轉型。從 去年開始,滿座網和業內不少企業都摒棄了“盲目求大”的思路,提出“深耕細作”的規劃。
“其中,員工數量的減少受益于企業后臺系統的優化。”馮曉海解釋道,此前滿座網的編輯團隊人數達到200人,但通過自主開發一系列軟件系統后, 企業并不需要這么多人來進行網頁及圖片編輯等重復工作。“原來的編輯因為對企業和產品很熟悉,可以經過公司培訓到品控部等部門從事更高級的工作。”馮曉海 說道。
在節流的同時,滿座網的綜合毛利率從此前的5%左右提升至10%。“除了行業整體毛利率有所提升外,滿座還通過為商家提供增值服務,使綜合毛利 率高于市場平均水平。”馮曉海透露,在抽成扣點之外,滿座還開始以“按效果付費”的盈利模式,為參團商家在百度、微博和社會化媒體上提供推廣服務。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