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后兩個力挺上網本(N etbook)的大佬華碩和宏碁近日確認:2013年起將不再生產新款上網本,上網本進入最后的清庫存階段,這也意味著上網本即將走完自己的生命周期。從昔日的明星,到如今門前冷落乏人問津,甚至被廠商視為棄子而停產,上網本只用了短短五年時間,成為最短命的消費電子產品之一。
上網本當年帶著爭議上市,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使得宏碁、華碩兩家在上網本上投入資源最多的P C廠商,嘗到了率先吃螃蟹的甜頭,市場份額大幅提升,并逼迫戴爾、聯想、東芝、三星等P C巨頭紛紛加入上網本陣營。
然而,從一開始,上網本就被打上了“過渡型”產品的宿命烙印(這也是其帶著爭議上市的原因所在),隨著平板電腦,特別是iP ad、超極本(U ltrabook)和智能手機的大行其道,上網本的功能,紛紛被后來者所覆蓋,不得不接受退市的現實。
華碩、宏碁停產上網本
日前,臺灣媒體引述知情人士稱,宏碁和華碩已在2013年1月1日停產上網本,并打算在清空庫存后徹底退出上網本市場。宏碁和華碩是上網本陣營的最后堅守者,隨著這兩家巨頭宣告停產上網本,上網本退出市場幾無懸念!
其實,宏碁和華碩退出上網本市場,只是遲早之事。
早在2011年中,戴爾就開始停止銷售Inspiron上網本系列,三星電子也在2011年11月宣布停產上網本。今年初,聯想也宣布其網站停售上網本電腦。隨著一家又一家重量級廠商退出上網本市場,華碩、宏碁這兩家占據上網本市場份額最大的廠商,也因為市場的快速萎縮而難以支撐下去。到了去年8、9月份,關于華碩、宏碁將退出上網本市場的消息就已經傳得沸沸揚揚。華碩CEO沈振來當時就明確表示,華碩將停產搭載N 2600等凌動處理器的E eePC上網本,主要原因是受平板電腦和PC的沖擊,以及新興市場對上網本的需求大幅下滑。華碩計劃用T ransform er平板電腦取代上網本,作為該公司在10英寸左右移動設備市場的布局。
另一家上網本巨頭宏碁盡管此前一直都沒有明言退出上網本,在去年9月份,宏碁還信誓旦旦地表示:“不管聯想、戴爾、華碩是否退出生產上網本,自己都要繼續到底。”但整個2012年,宏碁在上網本上力度非常弱,將重心轉向了超極本,事實上已經放棄了上網本。
實際上,在市場上上網本早已經乏人問津。南都記者在去年9月份就以消費者的名義,到廣州天河IT賣場圈,采訪上網本的銷售情況。當時,記者就發現,除了華碩、宏碁兩家廠商的品牌專賣店還有上網本銷售之外,其他廠商的上網本已經銷聲匿跡,經銷商也紛紛放棄了銷售上網本,轉而賣更為暢銷的平板電腦和超極本。
上周末,南都記者再次來到天河IT賣場圈,在百腦匯數碼廣場,一家宏碁經銷商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已經不再將上網本上柜了。只有當消費者問及上網本時,我們才會幫忙從宏碁專賣店調貨。現在誰還用上網本啊?”而一家華碩電腦經銷商則告訴南都記者,現在市場上還是有一些商家在賣上網本,“都是在清庫存。1800、1600元都能買得到。”
有著價格屠夫之稱的神舟電腦一度在上網本市場上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但記者在多家神舟電腦專賣店發現,現在神舟主推的是超極本電腦,上網本被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顯得十分落寞。當記者表示有沒有上網本賣的時候,銷售人員直接問記者:“神舟超極本的價格不到4000元,你怎么還要買上網本呢?”
市場需求造就曾經輝煌
回到四五年前,上網本市場則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境況。
2007年,華碩率先憑借E eePC (易PC )產品開創了上網本概念。不過,由于上網本屏幕尺寸太小,顯示分辨率低,不能提供完整的PC功能,加之運算速度慢,存儲量太小等等,自其上市之初就爭議不斷,最初英特爾微軟對這種“百美金”方案一直不屑一顧,惠普、戴爾等PC巨頭紛紛表示不看好上網本市場。
然而,就是這個不被巨頭看好的上網本,卻在上市后一炮走紅,華碩EeePC一時間成為市場寵兒。2008年第三季度全球PC銷量達到8060萬臺,同比增長15%,其中最大的增長貢獻來自上網本,D isplaySearch的數據顯示,該季度上網本的銷量達561萬臺,比上季度增長160%。ID C原本預計上網本在2008年會售出300萬臺,而最后的實際銷售數字為1080萬臺。
看到EeePC的躥紅,宏碁也立即跟進,投入大量資源開拓上網本市場,很快,宏碁就超越華碩,成為上網本市場出貨量最大的廠商,受益于上網本的熱賣,宏碁2008年四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了31 .1%,同期P C市場增量僅1.1%。靠在上網本市場的優異表現,宏碁在2009年超越戴爾,坐上了PC市場第二把交椅(第一位是惠普)。
知名PC分析師郭海濤告訴南都記者,上網本在2008年、2009年快速崛起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因為其3000元左右的定價,滿足了消費者對低價、便攜的PC產品的需求。“當時便攜的超輕薄筆記本價格動輒上萬,不少對計算需求不是很大的消費者,就會選擇上網本。另一方面,上網本的功耗較低,待機時間能達到七八小時,這對很多用戶來說也頗具吸引力。”
價格低、便攜、電池續航時間長,加上又能滿足上網、文字辦公等基本需 求 ,上 網本的出現,填補了市場這一巨大的空白,使得消費者對上網本趨之若鶩。一時間,各大電腦制造商戴爾、惠普、聯想、東芝、三星等幾十家中外廠商蜂擁而上,涌入上網本市場,就連微軟、英特爾、A M D都紛紛加入戰團,力挺上網本。
也 就 是 在2 0 0 8、2009年,在有著消費電子風向標之稱的深圳華強北山寨市場,上網本成為山寨廠商的最愛,那些做M P4、山寨手機的廠商,紛紛轉做山寨上網本。“鼎盛時期,市場上山寨上網本超過200多種,價格從幾百元到2000元不等,除了國內市場,主要是向東南亞、拉美、非洲國家供貨。出貨量不會小于正規PC廠商的總體出貨量。”某山寨廠商負責人張峰告訴南都記者。
2008年和2009年兩年,上網本熱賣達到了頂峰。銷售數據的火爆,讓當時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 B I R esearch對上網本持有相當樂觀的態度,稱它開啟了一個新時代,并預測2010年上網本的出貨量將達1.39億臺。顯然,這一預測如今已經成為笑柄。受iPad的沖擊,2010年的上網本出貨量為3940萬臺,只是預測數的零頭。而當年iPad的出貨量就達到了2300萬臺。而到了2011年,iPad的出貨量為6300萬臺,上網本卻僅有2940萬臺。ID C預計,2012年的平板電腦出貨量為1.22億臺,而上網本的出貨量已經到了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