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頓知識在線:相比于國內其他航空公司,海航“走出去”的步伐更快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陳峰:中國是世界第二航空大國,但還不是航空強國。中國“走出去”,必然航空也要“走出去”。而為什么海航能較先一步”走出去”,我想一是有國家的支持,中國民航愿意支持海航這樣體質靈活的企業完成這種使命,因為我們企業的體制更加符合市場化機制,并且決策快。
二是海航的駕馭能力和整合能力比較高,在“走出去”方面可以取得比較快的效果。創業之初,海航就采用國際標準來塑造自己,實現了與國際資本市場對接。在內部管理上,海航也嫁接國際先進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國際標準進行企業運作,同時大力加強干部員工的國際培訓,為集團國際化儲備優秀人才。
沃頓知識在線:集團的海外收購主要會聚焦哪些地區?哪些領域?
陳峰:對于“走出去”,我們的海外投資優先選擇法律健全、市場環境成熟、需求迫切的發達國家,其次是配合國家戰略,選擇能夠提供可持續資源、本身經濟增長潛力強勁的發展中國家。此外,海航也看重土耳其等擁有地緣優勢的國家,為海航的全球產業布局而預作安排。而我們關注的產業主要圍繞海航目前確定的核心產業,使國際化戰略跟國內協同,圍繞現代服務業進行發展。
沃頓知識在線:在“走出去”前和“走出去” 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將面臨哪些挑戰?
陳峰:迄今,海航在境外實體運營企業已超20家,但公司的國際化尚處于初級階段。國外的法律環境和經營環境對我們自身的管理能力能否適應國際化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需要有一大批熟悉當地環境的管理人才;此外,新企業加入后,我們需要進行文化制度的整合,這些方面都需要我們進一步實踐和完善。
沃頓知識在線:提到航空領域的國際化,包括國有三大航在內的國內航企以及廈門航空、深圳航空都加入了國際航空聯盟,而海航并沒有加入,您是如何考慮的?
陳峰:雖然海航現在還沒有加入航空聯盟,但這也意味著只要有需要我們就可以和任何一家航空公司合作,向更大更遠的市場延伸。
比如2012年,海南航空就先后與美國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公司等國外航空公司開展了代碼共享合作。如今,代碼共享已經為海航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在有外航共飛的情況下,海航占北京—西雅圖的航線48%以上的市場份額,市場占有率最大,客源主要為商務旅客。新增的共享航線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提高海航北美航線和國內航線的吸引力和盈利能力。
目前,雙邊聯運是海航國際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除了代碼共享航線,合作方式還包括共同銷售客票和利用雙方航線網絡搭配出更有利于旅客出行的聯運產品等。截止2012年上半年,海航已與111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建立聯運合作關系,其中港澳臺及國際航空公司有103家;與10家代碼共享合作伙伴在38條航線上實現了合作;與77家航空公司開展聯運電子客票業務;境外空地聯運合作伙伴達到3家;在全球70多個國家進行銷售。
沃頓知識在線:除了收購兼并之外,海航集團在發展過程中的核心戰略優勢還有哪些?
陳峰:一個企業要能時時、事事在求變求新上下工夫,也就是“固本求新”。一個企業要能夠不斷地創新,才能不斷地發展。
從成立到現在,海航也一直在創新,比如通過引進索羅斯投資,海航成為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航空公司;比如在占據絕對市場份額的國有航空還在干線航空市場廝殺時,海航就很早意識到市場細分的價值,開始著眼于支線航空市場和公務機市場的開拓和培育。
而除了航空領域,最近幾年,海航也在其他產業集團進行著探索和創新。比如融資租賃就是國內新興的一種金融業態,迄今,海航集團已經建立了渤海租賃、長江租賃、揚子江國際租賃、大新華船舶租賃、香港國際航空租賃等多家租賃公司,涵蓋了市政基礎設施、境內外航空、船舶等多方面的租賃業態【創業網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