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舉幾個例子。
總是拖延著不愿意清空“垃圾廢物間”的人可能是害怕扔掉那些對他來說帶有感情價值或者精神安慰的物品。不做這件事,想到這些東西還在那,他們就能繼續擁有那份慰藉。
那些畫了幅油畫、寫了篇文章、誕生了新生意想法或者有些新創造的人,卻從來不把這些東西拿給別人看,這可能是因為害怕遭人嘲笑,就像自己小時候在體育課上被人嘲笑是小胖子那樣。通過永遠不讓別人評價他們的作品,他們就能避免受人嘲笑。就算某個主意或者產品不怎么樣,也不太可能不給人看,但我們這里所談論的并不是邏輯,而是情感。
想要跳槽卻從來不采取行動的人所收獲的,是永遠不必面臨被拒絕的風險。
有些簡單的模式可能沒有深層次的回報,它們可能是你養成的一些壞習慣。要改變這些模式應該比較簡單。當你碰到一些難以改變的行為時,研究這些行為會帶來什么好處就比較有價值了。這里需要重復一下,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要對你做這些事情進行批判,而是要利用它,并把它作為改變的一個起點。寫下排名前三阻止你獲得成功的時間模式,然后在每條后面,寫下你覺得這一模式能給你帶來什么好處。
模式1.
好處:
模式2.
好處:
模式3.
好處:
在把消極模式轉換為更有效的模式之前,你需要找到其他方法來獲得這些模式所能帶來的好處。
找到獲得類似好處的更好途徑
讓我們把這和80/20法則聯系起來看。假如有人認為做電子商務的利潤很大。如果他把自己能支配的時間中的80%都用來實施他的想法,這可能會給他帶來極大的價值。相反,如果他把80%甚至更多的時間放在研究、閱讀和學習關于電子商務營銷方面的知識,卻根本不采取任何實際行動來建立一個網站、開發某種產品或者服務,也根本不去吸引潛在的客戶Cye.com.cn。
他可以給自己找借口說他需要在采取行動前獲取所有的最新信息,但你覺得這么做的真正結果會是什么呢?
只要他一直只是在計劃,他就不會失敗。但是我們是從嘗試和錯誤中不斷學習成長的,再完美的計劃如果不付諸行動,永遠都不會給我們帶來金錢。然而,只是簡單地告訴他(或者你自己)這個道理似乎作用并不大。你必須想出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同現有模式差不多一樣安全,但處理事情的方式就不一樣了。
采取行動
如果你正遭遇“分析麻痹征”(paralysis by analysis)的折磨,持續不斷地研究計劃而沒有任何實際行動,那么邁出第一步才是比較理智的做法。然后你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再搜集其他更多的信息,而不是在開始行動前就想著把所有事都考慮好。
一旦你對結果有所識別,你就能想出一些替代方法,用更加溫和的方式取得相同的效果。假設我們剛剛起步的企業家最大的恐懼是來自他人的嘲笑(可能因為他曾嘗試過一個商業項目卻失敗了),他無須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任何人,而是先對自己的一些想法進行測試,然后看看這會產生怎樣的結果。一旦他得到測試結果是積極的這種感覺,他就可以和生命中最支持他的人分享這一信息。如果他犯了幾乎不可避免的錯誤,他能夠從這些錯誤中學習經驗并不斷前進。
關鍵的一點是:僅僅改變模式還不夠,你必須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進行改變:那就是在改變的同時,還能獲得原有模式所能夠給你帶來的同樣結果。如果這個條件沒法滿足,那么這種新的模式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總是逃避于清理垃圾間的人可能會有意識地選擇保留一些帶有情感或慰藉價值的物品,而會扔掉其他垃圾。或者他們可以把這些物品放進盒子里,保留在閣樓上,而不是當垃圾扔掉。這樣如果需要的話,這些物品還在。一年或者兩年后,當人們對這些物品的特殊情感漸漸淡去,這時他們可能才會覺得是時候把這些東西扔掉了。
做出開創性努力的人如果懼怕他人的嘲笑,可以首先找支持自己的朋友或同事來做個測試。
想要開始一份新的事業但又害怕失敗的人可以把這一過程分解為若干個更安全的部分。他們可以在從事壓力較小的志愿者工作時嘗試使用自己的新技巧。如果你要想成為一個活動組織策劃人員,不妨從為慈善組織創辦集會開始。
分析模式
如果你無法弄明白你的模式會帶來怎樣的好處,那么就問問自己,“如果我不再做這件事,最壞的情形將是怎樣?”然后,要想找到替換做法,問問自己,“我還能做些什么更積極的事,能夠阻止這種最壞的事發生。”
關鍵是要找出對你有用的方式,這就是不斷嘗試不斷犯錯的過程。千萬別指望你試著做的第一件事會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把玩和實驗的精神投注到整件事情上。我們是尋找有效工作方式的社會科學家;或者,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們是自我學習之旅中的英雄。你可以更進一步,通過回過頭重新審視你的這三個最消極的模式以及它們的后果,然后再想出一些能夠取得相同結果而無需重復消極做法的方式。在下面畫線處寫出針對你的三種模式,至少為每種模式寫出一種解決辦法。
好處1:
獲得這一好處的更好辦法:
好處2:
獲得這一好處的更好辦法:
好處3:
獲得這一好處的更好辦法:
讓我們對最常見的一種消極的時間模式按照這一過程走一遍。
如何避免過多承諾
一個典型的消極時間模式就是過分安排時間。如果你這么做的話,結果就是你所要做的比你所能做的要多得多,你筋疲力盡、疲于應付,最后只得偷工減料,上交一份令人失望的產品或服務,也可能是你錯過截止日期,讓那些對你滿懷期望的人大失所望,又或者是你完全毀了一個或者更多個項目,這不僅讓人失望,更有可能會讓你丟了工作或者客戶。正是因為你試著做太多的事,這使得你無法將全部精力集中在任何一件事情上。
如果我們用圖片形式把這一過程表現出來,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到底發生了些什么,我們就會發現當有人要你做某件事情時,你都傾向于立即做出肯定回答,或者當你想到一個新項目時,你自己心里就已經默默地同意要去做這個項目,于是你立即著手開始做這件事,甚至有可能把這件事情全部告訴了其他人。然而不幸的是,你沒有考慮到的問題是這將如何和你承諾好的想要達成的其他事相銜接。
重復做這件事情的好處是什么?即便你意識到過去你的這些做法最終的結局都很差。這里有兩點:
如果是其他人要求你做些事情的話,你可能不想讓他們失望或沮喪,因此你都一口應承下來。
如果是項目本身確實很吸引人,讓你很興奮,你就只是單獨地考慮這個項目,而不是把這個項目放到所有你需要做的事物中進行綜合考慮,并且你不想錯過這樣一件很棒的事。
在這些例子中,真正的元兇其實是你的想象力。在你的想象中,別人會很失望。你想象這個項目將很棒,你想象著如果錯過了什么,那會是多么令人沮喪的一件事。
“商場中最不為人知的秘密就是真正偉大的領導者幾乎都是非常懶的人,但他們卻依然有能力應付突發的密集工作。這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議的巧合,而是因為懶惰意味著有時間可以進行思考:思考可以帶來好的想法,而好的想法比缺乏思考的埋頭苦干在如今的商業社會更具優勢。”
湯姆霍奇金森(Tom Hodgkinson)
《懶人雜志》(The Idler Magazine)共同創刊人
休息一下
給自己時間,來克服平常一些感情方面的反應,至少花些時間(如果必要的話,花一天時間)考慮一下新項目能否排進你目前的日程表。
如果是你自己的主意,那么務必記錄下來。記錄下方方面面你所能想到的全部內容,把這些內容保存在一個新的文件夾內。但是至少一個禮拜內不要立即采取行動真正去做這件事(除非你確實無事可做)。當你最終需要決定是否真正要去做這件新的事情時,在頭腦中把你正在做的所有項目都列出來,然后想一想每個項目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如果你一直以來都會高估自己完成事情的速度,那么在你第一次預測的時間基礎上再加上25%~50%的時間。
如果是有人找到你,向你提出要求,你也覺得他們的想法非常好非常令人興奮,那么就把你的想法完全表達出來,但同時你要告訴他們,你不能立即作決定。如果換作是我,我可能會這么說,“這聽起來真是棒極了,但在我作決定之前,我需要確認下是否有能夠很好地完成這項工作所需要的時間。我能明天再告訴你,是否可以接下這個項目嗎?”這給了你24個小時的時間去綜合考慮目前你所做的其他事情,而不是一時激動而忘乎所以做出不合時宜的決定。
如果你意識到接下新工作會讓你過度負重,那么想想其他能讓你獲得你所習慣得到的好處的辦法,但是這個新的方法要讓你能夠說不。
好處1:不讓要求你做更多工作的人感到失望或沮喪。
替換做法:想象一下,如果你現在同意,但之后并沒按照你所承諾的去做,或者半路退出,他們的失望程度會比現在高多少。向別人解釋你不能接受這個項目的原因,以及如果硬要接受這個項目,所可能造成的結果就只能是雙方的失望。這種事理明白的解釋應該會讓你贏得他人的理解,而不會造成任何過激的情感反應。如果合適的話,推薦其他人做這項工作。
好處2:這個很棒的新項目給你帶來的興奮感以及不愿錯失這個項目的愿望。
替換做法:新的項目總是讓人激動,因為它新鮮,也因為隨之而來的所有艱難困苦都還隱含不見。要提醒你自己,每個新項目都有這種絆腳石,想象下這個項目會有怎樣的障礙在前面等著你。想象下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好好地做這件事,于是你不得不中途放棄,這將是多么令人沮喪的一件事。再想象下,因為你試著要去做更多的事,于是你無法成功地完成目前正在從事的工作。然后再想象下如果你成功完成了你現在手頭上正在做的事情,這將是多么令人高興的一件事。
正如你所看到的,在每個案例中,你都在使用著同一樣東西—你的想象力。但是在替換做法情景中,你使用想象力是要借助這個工具來弄清楚你正在做些什么以及避免在事情處理極限上再添加更專注力多的事。
下一步是什么
既然你已經有了一些目標,并且找出了如何改變可能阻止你前進的模式,現在是時候來看看大多數人無法成功的兩個絆腳石了,以及你怎樣才能成為那些知道如何處理這些絆腳石的少數人之一。這些內容都在第4章。
以上摘自《專注力:化繁為簡的驚人力量》 作者: 于爾根.沃爾夫 譯者:朱曼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