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蘋果等廠商高端電子產品帶動下,觸摸屏行業的發展越來越深入,擴展的領域越來越廣,從量的積累進入了質變的爆發期。中國大陸是全球電子制造業基地,隨著智能手機、Pad、Win8觸屏超級本等電子產品的放量增長,觸摸屏的出貨量也隨之水漲船高,中國大陸觸摸屏行業出現了新的特點:觸摸屏廠商增多、布局擴展;臺灣觸摸屏廠商的大量訂單轉移到大陸;原有觸摸屏產業鏈業態發生新變化;大陸觸摸屏行業無序競爭潛伏的危機顯現。
1
國內觸摸屏行業發展概況
一個國家的股市變動反映了這個國家經濟當前的發展形勢如何。目前,觸摸屏是智能終端市場火爆以來最受業內關注的板塊之一,近段時間觸摸屏概念股持續強勢震蕩上行,風華高科、得潤電子、華東科技、漢王科技、長電科技、宇順電子、三安光電等漲幅都很大。
縱觀多家主業與觸摸屏相關上市公司已披露的2012年半年度業績,幾乎都實現了大幅盈利。這促使了長信科技、萊寶高科、歐菲光、超聲電子、宇順電子等上市公司擴產或投資建設新廠房。
由于中國大陸市場容量很大,消費層面眾多,因此很多廠商都有自己的細分市場。目前,以電阻式觸摸屏產品為主的廠商如大陸富陽光電、華意電路、北泰顯示、凰澤光電、深越光電、沃森電子等,還在致力于在產業鏈中游的觸摸屏、觸控面板制造領域拓展,盡力保持自己的一份市場份額。而南玻、萊寶高科、天馬A等主流觸摸屏廠商進行了OGS觸摸屏的研發,確保自己在觸摸屏市場的領先地位。
目前,觸摸屏的應用類別主要有24種,眼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是主要的應用領域。隨著觸摸屏市場對尺寸需求的增大,大尺寸觸摸屏市場潛力無限,其中多點觸摸的電腦顯示器、電視等大尺寸終端市場開始顯現,大陸廠商相繼發展電容式觸摸屏技術。電容觸摸屏擁有高透光率、經久耐用及支持多點觸摸等特點,未來市場前景較好。
國內觸摸屏廠商跑馬圈地布局本土市場
據市場研究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全球2011年平板電腦銷量達到6700萬臺,預計至2015年間每年平均增長38.8%,到2015年底時將達到2.486億臺。智能手機方面,2011年全球銷量達到約4.69億部,同比增長66.7%。預計到2015年時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將達到10.5億部,其中亞洲市場銷量將占到39.5%。
前景看好的觸摸屏市場讓大陸廠商跑馬圈規劃新格局,要么擴產產能,要么兼并收購、要么投資新建廠房,引進新的生產線,不遺余力地搶占市場份額。
近期連續6個漲停板的上市公司宇順電子,手里有充足的資金流,又中標中興23億觸摸屏訂單,開始大量擴充產能,在長沙、深圳、赤壁等地工廠已相繼建成,下半年將陸續投產。
長信科技預計三季度凈利潤為4600萬~5500萬,與二季度相比主營業績穩步提升,但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有所減少。長信科技5代線、3代線、2.5代線、ITO導電玻璃、減薄等業務,近期發力,各項業務全線出擊。
歐菲光總投資10億元的南昌電容屏項目也有望今年投產,觸摸屏業務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基礎,目前公司持有中興、華為、三星等大廠訂單,后勁發展很大。
安潔科技擬收購昆山光麗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及昆山信光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各75%的股權。擴張在鍍膜元器件、光學鍍膜器件等方面的規模,加上安潔科技此前就有玻璃蓋板及觸摸屏的相關技術儲備,通過此次收購將能縮短產品量產上市時間,為占得市場先機打下牢固的基礎。
信利光電OGS產線于2012年10月12日全面啟動,OGS產線小片制程當前月產能為100萬片,最大量產尺寸為7英寸,主要集中供應智能手機及小尺寸平板計算機產品;目前大片制程月產能為50萬片,最大量產尺寸為10英寸,主要集中供應平板計算機產品,12月份將追加到月產能150萬片。后續產能規劃將重點發展小片制程OGS產品,2012年底啟動第二期投資項目,規劃量產時間為2013年第三季度,屆時月產能將達350萬片(以4.3英寸計算),總體產能將達600萬片;2013年營收目標為1.44億美金,預計同年下半年可收回產線投資額1億美金。
萊寶高科也正快速突破。公開資料顯示,去年12月公司發布公告,擬以9533萬元投資建設觸摸屏模組項目,設計產能為月產200萬片3.5英寸模組,預計達產年銷售收入為9.8億元,年凈利潤8867萬元。公司今年4月又發布公告,擬以6533萬元投入模組產能擴充項目,再增月產100萬片模組。
不僅僅是宇順電子、歐菲光、安潔科技、信利光電、萊寶高科,還有其他觸摸屏廠商躍躍欲試,準備大展拳腳,力求在大熱的觸摸屏市場分到一杯羹。
臺灣觸摸屏廠商的大量訂單轉移到大陸
2012年我國智能手機迎來普及浪潮,預計全年國內市場總銷量將躍升至1.64億部,在2011年的基礎上繼續翻番。中低端智能手機將占到今年我國整體智能手機增量的84%。
另外,蘋果等高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超級本等熱銷,智能移動終端逐漸開始向中低端市場擴散。國內主要廠商如華為中興等巨頭紛紛加碼搶占中低端智能手機這個容量巨大的市場。與此相呼應,智能終端所需的觸摸屏,其采購方向也全面從臺灣等地區轉移至大陸地區,相關觸摸屏企業因此訂單大增,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持續至今年年中。
掌握成熟技術的中興、華為等廠商在智能手機方面爆發,通過主打中低端產品,并依托移動、聯通等運營商渠道而逐漸取得突破。緊隨其后,聯想、長虹、康佳等國產品牌也在摸索中逐漸復蘇;OPPO、金立等注重多媒體功能的新銳國產手機品牌,也開始逐步轉向智能手機。
去年,華為終端全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0%,智能手機發貨量超過2000萬臺,今年計劃翻番;中興通訊發布的2012年出貨目標顯示,計劃2012年旗下智能手機銷量達到2400萬部的規模。
隨著國內中低端智能機的放量增長,非蘋果系手機將拉動觸摸屏需求放量增長,目前觸摸屏供應緊缺。此前,由于智能手機剛剛崛起,手機觸摸屏采購主要集中在中國臺灣等地區。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來,隨著觸摸屏行業的成熟,訂單全面轉向中國大陸,大批觸摸屏相關公司訂單量爆增。
由于中國大陸市場既是消費電子終端產品制造基地,又是消費電子終端產品的巨大市場,國內觸摸屏廠商有著快速反應和貼身服務的優勢,所以訂單從臺灣轉移大陸是大勢所趨。
目前,毆菲光、宇順電子、萊寶高科、超聲電子、長信科技等觸摸屏廠商產能較滿,手握中興、華為、三星、LG等巨頭廠商大單。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