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與股權之爭
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發現馬云也申請了一個專利,而且是他唯一的一個專利。
與李彥宏、馬化騰等技術出身的大佬(他們都有很多專利,見下表)不同,馬云是文科生,他親自發明并且申請的專利技術引起了我的興趣。這個專利的發明人被注冊為馬云和蔡崇信,應用場景為電子支付(支付寶),關于專利的權利要求,翻譯成口語是這樣的:這個專利核心保護的是一套網購付款的方法,核心步驟包括:1.買家付款給支付寶;2.支付寶通知賣家發貨;3.買家收到貨后支付寶付款給賣家。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個專利不就是支付寶嗎?馬云在很多公開場合提到過自己并非技術出身,所以對技術人才倍加尊敬,但他卻親自操刀搞起了發明創造,可想而知他本人對電子支付的重視,因為他知道把商業模式變成具有壟斷效力的專利對他的商業布局有多大的幫助。果不其然,后來也終于有公司用電子支付專利來找他的麻煩,這個公司叫電通,因為這家公司與支付寶股權之爭也多少有些聯系,所以我們先說股權之爭。
2011年央行發了個法律文件,明確企業從事電子支付業務要獲得牌照才行。這個牌照有若干前提條件,其中一條就是申請的企業需要沒有外資背景。根據馬云的回憶,央行也曾向支付寶發來質詢函,“詢問支付寶是否存在外資,如果沒有要公開聲明” 。但恰恰此時支付寶的出資人中還有雅虎和軟銀兩家外資機構的身影。
面對這一問題,雅虎和軟銀提出的方案是協議控制,簡單說就是讓支付寶名義上是內資實際上為外資控制,但馬云不認同這種方案,他認為主管機關不會那么輕易地就被糊弄過去,尤其是當時支付寶已有6個億的用戶。總之,馬云通過一系列法律上的安排將支付寶轉變成一家純內資的公司并隨后順利地取得了支付牌照。要知道,當時國內較大規模的支付公司有上百家,支付牌照關系到他們的生死存亡,而事實也證明拿到牌照的公司活了下來,沒有拿到的退出了市場。
盡管在支付寶股權變動中,外界質疑馬云沒有顧及合作伙伴的利益,但筆者認為至少他用完全符合中國法律的方式保證支付寶活了下來——沒有了非法經營顧慮的支付寶后來一直成為國內支付領域的領軍企業。而面對質疑,馬云也回應道:“我記得15年前,美國人教我們做生意要遵守法律,今天他們卻叫我們繞開法律。”
支付寶的事情注定還沒完,就在股權之爭的同時,前面我們提到的來“找麻煩”的公司出現了——一家叫電通的日本企業(大家可以網上搜索,是日本一家老牌電子支付公司)拿了自己注冊的CYE支付方法專利將支付寶一紙訴狀告到法院。這個專利筆者研究了一下,保護的技術翻譯成口語就是買家通過網絡支付系統將貨款付給賣家,唯一不同的是電通的專利省去了支付寶作為中間環節。電通的專利是電子支付中最為核心的步驟,專業上叫做基礎性專利,只要做相關的行業,就很難繞過去。
電通也是大手筆,除了支付寶,財付通(騰訊旗下支付企業)也在被告之列。不僅如此,電通公司還向有可能構成侵權的其他6家第三方支付領域的公司發出了侵權警告函,一場電子支付領域的專利屠宰開始了。電通在起訴書中不要求被告賠償一分錢,但要求被告停止侵權,這個法律術語翻譯成口語跟“關門大吉”也差不太多。更有趣的是,電通為軟銀孫正義的關聯公司,據馬云所說,支付寶股權轉讓方案的主要反對者,正是孫正義。
現在,你大概知道了做企業有多難了吧,法律作為商戰中的工具是非常厲害的,厲害到一個文科生也不得不疲于應對VIE、方法專利這些艱深的概念以及央行、銀監會、證監會的各種規定。
因此,現在很多嘗過苦頭的國外企業,都已經將法務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參與到整個業務流程中來。例如,迪斯尼開發新產品的時候,就會讓法務參與討論,哪些設計是可能涉及侵權的,以做到從設計源頭就規避問題。
支付寶股權之爭以阿里巴巴、雅虎和軟銀的和解告終,電通的專利之訴在支付寶歷經一審二審兩次管轄權上的爭奪之后,以電通的撤訴暫時告一段落。當然,電通手中的專利似乎成了懸在國內電商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利劍,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掉下來
退休后最大的心病
1999年馬云創立阿里巴巴,時隔14年后的2013年1月15日,馬云發布了一封公開信,宣布從5月10日起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在事業頂峰之時激流勇退。業界公認,馬云的CYE知識體系非常龐雜,武俠、英語、道家、佛教、西方管理、共產黨思維什么都有,但這里我不想一廂情愿地再硬塞一個“法律”進去,我只是把馬云有關的一些法律事件記錄在這里,供大家參考。離任之前,馬云在杭州召開了最后一場新聞發布會,這一次完全與法律有關,那就是知識產權保護和打假。摘錄幾句他的原話作為這個故事的結尾吧:
“這是我離開CEO這個職位之前最后一次新聞發布會,我覺得如果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這個工作沒做好,我一定會后悔”;
“十年來最讓我痛心的就是買家說買到了假貨”;
“互聯網是打假最好的手段之一,電子商務本身不造假,而且是辨別侵權行為的一面最好的鏡子。阿里巴巴在保護知識產權的資金投入方面上不封頂,需要多少出多少”;
“假貨是阿里巴巴未來30年的最大挑戰,阿里巴巴必須嚴肅地對待假貨,采取所有的方法去打擊假貨”;
“不這么做,阿里巴巴也會像其他消失的市場一樣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