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驚天動地的闖蕩,驚醒了許多沉睡中的行業。從線下零售模式的轉型,到阿里余額寶對銀行業的沖擊;從傳統報刊的沉淪,到體制內電視臺日薄西山,互聯網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勢顛覆傳統行業。這一次,輪到了傳統電視。
傳統電視廠商用三十年的時間奠定了行業地位,互聯網企業在一年的時間里將其顛覆。當傳統電視廠商三星、海信、創維、長虹、TCL正在籌劃著暑期的銷量高峰,大批時備貨之時,互聯網企業快刀切入。樂視、阿里進軍電視領域,還有小米等不少互聯網企業蠢蠢欲動,意欲進軍智能電視領域。實際上,這一次互聯網企業不僅要做電視機硬件,更抓住了未來電視的核心——操作系統。
傳統電視將如何應對“要命”的互聯網,傳統電視廠家會否在互聯網的沖擊中敗下陣來,重蹈傳統報刊和眾多行業的淪落?是夢魘?或者品牌電視廠商順應互聯網的大潮,包容并蓄其創新與突破精神,完善自身發展?
互聯網視頻企業的硬件野心
中國的家電品牌,格力占據全球空調市場首位,海爾在冰箱和洗衣機全球市場稱雄。只有在電視領域,市場霸主長期被韓國品牌三星、日本品牌夏普所占據,海信、創維、TCL和長虹等四家國產品牌銷量總和都難望其項背。其中三星在2013年年初重磅推出F8000系列智能電視機,三星方面表示,F8000系列智能電視機在智能電視機硬件、軟件以及生產設備等方面均具有領先優勢,短期內不易被趕超。
不料國內樂視網隨即宣稱三星必死,并推出了硬件配置毫不遜色的超級電視,售價腰斬。這導致三星F8000至今實際銷量不到1萬臺,不足預判的四分之一。最近出爐的一份中怡康的市場調查報告可能會令更多傳統智能電視廠商焦慮,令更多互聯網企業躍躍欲試:7月份,在16個彩電主流品牌中,三星電視銷量位居第三,而冠軍位置被樂視超級電視X60占據。
7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正式發布阿里智能TV操作系統,走上了智能電視的道路。操作系統打通電視、機頂盒、手機等各個與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的終端,接入電子商務、互聯網支付等核心功能,為用戶提供全新的智能生活方式。巨頭阿里的氣魄還在于,拉來了華為海思、思科、海爾、創維、長虹等大佬為其智能電視戰略站臺。普遍的分析認為,阿里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瞄準的是家庭購物。
傳統電視:硬件、觀眾與操作系統的三重困境
面對互聯網企業的猛烈攻勢,傳統電視廠商如今遭遇到硬件、觀眾與操作系統的三重困境。
硬件困境。2013年,4K成為電視硬件重要的衡量指標。不過現在看來,智能電視或將重演智能手機的硬件比拼歷史,未來的電視硬件瓶頸很容易被突破。
觀眾困境。與傳統電視制造商一樣,電視臺因為互聯網的沖擊,觀眾流失嚴重。尼爾森最新調查顯示,年齡在12至34歲的美國人花在電視上的時間在減少,互聯網視頻、社交網絡、手機和視頻游戲等正在成為電視的替代品,正日益蠶食美國人的注意力。在中國,互聯網也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電視機“家具化”傾向日益明顯。據CYE廣電總局《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的電視開機率已從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并且收看電視的主流人群在40歲以上。20-40歲的人群把大量時間花在了PC、Pad和手機上,必要時才會看電視。
同時,傳統電視最大的問題在于用戶被動的接受,讓用戶從觀看被動接受編排好的節目內容。而智能電視的優點則在于,觀眾自主選擇視頻內容,只看自己喜歡的節目,隨時觀看自己喜歡的內容。便捷的操作系統、豐富的內容和應用已經成為用戶選擇的重要標準。因此,在越過互聯網機頂盒的過渡期后,智能電視將成為家庭電視的主流。
操作系統困境。從傳統電視向智能電視轉型升級,操作系統是其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早在2011年5月,TCL、長虹、海信就發起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還“拉攏”百度、騰訊、三星等一批互聯網和終端企業加盟,意圖統一智能電視操作系統。不過到現在,智能電視操作系統,也很難實現真正的統一。創維今年推出了天賜操作系統,傳統家電企業海信、TCL、長虹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中短期來看,雖然目前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都是基于Android開發,但是基于利益的考慮,各家電廠商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不會統一。
在用戶層面,傳統電視廠商的智能電視系統操作復雜,操控反映較慢,消費者對用戶體驗不滿意,這實際上與其硬件思維緊密相關。此外,智能電視缺少殺手級應用,直接導致智能電視的功能被閑置,用戶活躍度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