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上海自貿區建設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宏觀層次的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選擇;微觀層次的管理制度創新。在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選擇方面,上海自貿區發展的基礎應當是貨物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特別是轉口貿易可望取得長足的發展。除此之外,服務貿易自由化將是該自貿區試點的重頭戲,其中包括金融創新方面的先行先試。在管理制度創新方面,上海自貿區將繼續我國經濟特區“試驗田”的功能,對我國開放經濟的發展會有更上一層樓的作用。
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內容
從提出到國務院正式批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下文簡稱“上海自貿區”)在國內外市場上和輿論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直至正式批準時過數日,上海自貿區概念股依然是股市熱點,上海本地股連續走強。上海自貿區獲批落地無疑是上海市乃至全國開放經濟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從1972年尼克松訪華并取消對華全面貿易禁運后我國政府開始研究海外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經濟特區發展經驗,到設立深圳等經濟特區,到浦東開發開放,再到批準設立上海自貿區,中國經濟特區建設至此達到了新高峰,甚至可以說是經濟特區“終極版”。決定設立這個中國大陸迄今開放程度最高的經濟特區,意味著中央決策層對上海的期望定位不僅僅是“中國的上海”,而且是“東亞的上!保酥痢笆澜绲纳虾!薄
那么,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內容是什么?上海自貿區建設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宏觀層次的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選擇;微觀層次的管理制度創新。在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選擇方面,上海自貿區發展的基礎應當是貨物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特別是轉口貿易可望取得長足的發展。除此之外,服務貿易自由化將是該自貿區試點的重頭戲,其中包括金融創新方面的先行先試,特別是離岸金融業務可望獲得巨大發展。
在管理制度創新方面,上海自貿區將繼續我國經濟特區“試驗田”的功能,對我國開放經濟的發展會有更上一層樓的作用。這個自貿區在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探索投資CYE管理模式創新、減少和消除過度管制、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快轉變貿易發展方式、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建立與試驗區相適應的監管制度及環境等方面的經驗,將會有秩序向全國推廣。特別重要的一點是,盡管外界普遍將上海自貿區稱作“再造一個香港”,而且上海需要繼續向香港學習的地方確實還不少,但我們現在與當年單純“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時候不同,這個自貿區在探索中完全有可能提供成為國際模板的做法,這一點有可能成為其超越香港的地方。
立足發展基礎與成敗關鍵
中央宣布上海自貿區構想之后,盡管內地財經媒體上的評論多數集中在對其服務貿易、金融業發展方面的想象,但實際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立足發展的基礎、最大的優勢、成敗的關鍵,在于貨物貿易的轉口貿易發展。
從地理范圍來看,這個總面積28.78平方公里的試驗區包括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4塊區域,這4塊區域本身就是為貨物貿易發展而設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如果上海自貿區一開始就是立足于服務貿易和金融業,完全不必設在這4塊遠離市中心的區域,而是應該直接設在市中心地帶。
立足于貨物貿易發展又是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相對于世界上其他大多數自由港、自貿區和離岸金融中心的優勢所在。對于中國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而言,單純的沒有實業基礎的離岸金融中心模式并無太大正面意義,它能夠給一小撮律師、金融家創造超高收入,卻不能給大眾帶來足夠多的體面收入和就業機會;能夠帶動實體經濟部門發展、提高實體經濟部門效益的自由港、自由貿易區更有用。上海立足于貨物貿易發展的優勢又很突出:從貿易規模來看,中國已經連續數年蟬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和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僅上海一市,按進出口商品境內目的地/貨源地統計進出口貿易額,2012年就達到4341億美元,超過全世界大多數國家,比2833萬人口、33萬平方公里國土的馬來西亞外貿總額還高,而馬來西亞是當年世界第18大出口國、第19大進口國。
同時,上海本地制造業相當發達,遠勝香港;再加上上海南北兩翼的蘇、浙兩省都是制造業發達的省份,腹地的安徽、江西、兩湖、川、渝等省市制造業和對外貿易也在快速發展,足以為上海貨物貿易發展提供長久支持。
在貨物貿易中,轉口貿易又是上海自貿區成敗的關鍵。盡管“購買廉價奢侈品”之類進口貿易機遇在媒體上更能吸引作為消費者的普通讀者的“眼球”,但這類零售業規模遠遠不能與大宗貨物的轉口貿易相比。
論外貿依存度,上海和沿海的廣東、江蘇、浙江已經相當高,在全國所有省級政區中,上海外貿依存度僅次于香港特區。
上海貿易依存度超過100%,對于逾千萬人口的經濟體而言,做到這一點非常難得,但與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相比,上海的貿易依存度又有一定差距。在貿易依存度已經這樣高的基礎上,上海貨物貿易如何才能更上層樓?關鍵在于轉口貿易。
以香港特區為例。2011年,香港特區進口、港產品出口、轉口合計71019億港元,當年香港GDP為18231億港元,進出口依存度390%,但上述數據中僅轉口就有32716億港元,占外貿總額的46%,剔除轉口后的進出口依存度為210%。上海上述外貿數據全部是按照進出口商品境內目的地/貨源地統計的,如果上海轉口貿易也能達到香港的比例,那么貿易依存度可望翻一番。正是著眼于發展轉口貿易,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的海關特殊監管體系基本上可以現成用來發揮作用。
從全國范疇考察,上海自貿區轉口貿易的發展將進而給其兩翼和長江沿岸的港口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并帶動該區域發達的出口加工業升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