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關系至關重要
根據萊文的一份調查,1979年,創業者年少時的家庭年均收入為88,711美元,而普通人僅為67,548美元。
“什么樣的人能成為企業家?”他自問自答道,“你首先得有錢,還得受過更高的教育。”
風險投資家經常說,他們會通過自己的熟人尋找投資目標。紅杉資本合伙人麥克·莫里茨(Mike Moritz)在今年7月談到他們投資的雜貨配送公司Instacart時,就曾經描述過這一過程。
“與我們的很多投資一樣,一個朋友的朋友告訴我們有這么一家公司,然后鼓勵他們的創始人和CEO來跟我們聊聊。”他說。
已經成功融入硅谷的人認為,通過人脈獲得這種引薦至關重要。分析公司Mixpanel聯合創始人蘇海爾·多什(Suhail Doshi)舉了一個例子。當他還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讀書時,通過頗受技術人員歡迎的Internet Relay Chat聊天服務認識了創業公司Slide的一位工程師。
他通過這層關系獲得了到Slide實習的機會,該公司由天使投資人、PayPal聯合創始人麥克斯·萊夫琴(Max Levchin)經營。在Y Combinator工作了一段時間后,他從頂級風投那里獲得了1000多萬美元融資。萊夫琴本人也參與了投資,而多什與萊夫琴的關系則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對我來說是超級重要的導師。”多什說,“他在每一輪融資中都給我們提供了幫助。”
萊夫琴本人之所以能剛從伊利諾伊大學畢業就融入硅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與創業者兼投資者彼得·賽爾(Peter Thiel)的邂逅。他們后來共同創辦了PayPal。
開放性不及紐約
Greylock的安薩尼利提到缺乏人脈的創業者時說道:“創業者要明白一點:只要努力,就會有人脈。”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布里特·莫林(Brit Morin)2011年創辦了一家名叫Brit & Co的手工品網站后很快就拿到了125萬美元的融資,今年初又融資630萬美元。
她的投資者包括賽爾參與創辦的Founders Fund。Founders Fun是Facebook的早期支持者,而莫林的丈夫戴夫·莫林(Dave Morin)則是Facebook的早期員工,他后來離職創辦了私密社交網站Path。
在被問及她的人脈是否對融資起到了幫助時,莫林說:“我認為,如果一家公司沒有明確的商業戰略,風投是不會投資的。”
文章開頭提到的羅馬尼亞移民格奧爾基的案例也很有啟發意義。他1989年移民美國,到霍洛維茨認識他時,他已經創辦了一家數據庫營銷公司,以及一家預測分析公司,這兩家公司后來都被其他企業收購了。他還曾經在軟件公司SAP當過CTO,而且在風險投資公司Greylock擔任過入駐企業家(entrepreneur in residence)。
換句話說,他當時早已名聲在外。
這個布加勒斯特車床工的兒子認為,他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轉折來自距離硅谷千里之外的紐約。1991年,當他還在紐約當豪車駕駛員時,偶然間對一位名叫安德魯·薩克森(Andrew Saxe)的客戶說起他喜歡編程的事情。
薩克森當時經營著一家營銷公司,于是便邀請格奧爾基參加面試,并錄用了他。最終,他們二人共同創辦了軟件營銷企業Saxe Inc。薩克斯已于1999年去世。
“我獲得的第一筆風險投資是安德魯給的。”他說。如果換成是硅谷,他不確定這種事情是否會發生得這么快。
“我感受到了人們對背景的看重。”他如此評價硅谷。這是一種他在紐約從沒有過的感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