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現狀分析:美容養生行業與保險行業的營銷達到了營銷的“頂端”,也只有這兩個行業是顧客愿意預付款的行業。保險是為了!吧保懊馈,則是女人的“生存之本”。目前我國的4萬家美容院中,連鎖店只占7%,而歐美等發達國家一般的連鎖店占到45%-50%。
原本的“暴利行業”為何如此平庸?
“暴利行業”恐怕是很多人多這個行業的認知,但是元一連鎖策劃發現就是這樣的暴利行業,卻總也做不大,難以產生領袖品牌,很多此行業的老板在商業聚會時也會認為沒規模、沒地位。
美容剛剛從廣州進入內陸的時候只要有一張床、一個位子,讓顧客坐著消費,20年間,顧客的消費觀念和護膚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很多企業還是按照傳統的做法,認為幾張床位、幾個技師、有一個場地就能實現暴利盈利,其實這是錯誤的思維。
我認為很多美容企業犯了連鎖體系的三大忌:一忌你自己都不知道你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想要什么;二忌不知道該向顧客賣什么;三忌顧客不知道來你這兒能得到什么。美容連鎖企業要根除這三個問題一定要意識到下面三點:
1、企業自身在一個既定的方向上耕耘著嗎?
不清楚自己的核心在哪里,就像打仗時攻擊方向不清晰,加之力量不夠強,已有的優勢資源不能集中,導致分散的部分更加弱小,在市場上始終是沒有“聲音”的。
核心優勢是什么,不清晰
我們服務于美容企業時始終強調“超級客流工具”?土鲗美容院、養生館、理發店來說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門店的轉化率很高,但是客流不夠,所以即便是真有“暴利”可言,沒有客流也是枉然。
在同很多企業家聊天過程中會問到,你的店吸引客流的東西是什么?很多人會說我的裝修有格調、我的店員技術好、我的產品好。但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裝修好,其他企業照搬一個或者超過你的店是很容易的事;人才好,挖人跳槽也是再容易不過的事;產品好,競爭對手照抄一個也非常容易。
如果這些因素是企業吸引客流的關鍵,也許現在存活得很好,但絕不是長遠之道,目前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這個市場還有空間,隨著外資的伺機強勢進入,本土企業的也正在圈地擴張,被淘汰便是遲早的事。美容行業正面臨著一場革命,有革命就有流血有犧牲,所以一些企業的消亡便成為了行業發展注定的悲劇。
2、你的店員知道該為你賣什么產品嗎?
核心產品能否成為盈利產品?
這里我以“剪發”為例進行分析,剪發是一個很好的吸引客流的工具,理發是基礎需求,人人都需要理發,所以美發店是不缺客流的,可是靠理發帶來的利潤是很低的,那么怎么樣在理發的基礎上實現盈利?
我們發現在美發、護發的基礎上,很多美發店干脆把美容院搬到理發店。但是,美發店品牌必須說清楚:自己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理發店?消費者進店肯定不是因為你的美容做的好才來的,肯定是美發、護發做的好才會來。所以美發店的產品體系需要圍繞美發、理發做一個劃分。
我們經過長期觀察發現,大量美容院產品服務體系是不清晰的,除了基礎項目服務,大多數美容院的做法是:市場上流行什么,店里就引進什么項目。核心項目究竟是什么,自己也不清楚。元一連鎖策劃將這樣的狀況定義為項目繁雜,大到SPA、整形小到祛斑、護唇,簡直是無所不包,產品也是五花八門,不知道哪個品牌的好。店員技師在給顧客推薦的時候也不知道賣什么產品。
以良子為例,良子是做足療起家,消費者一定認為你的足療一定是服務最好的,能滿足所有顧客對足療的要求,但是良子偏偏認為足療不賺錢,便在足療店里邊引進了一批資金,開發了一批SPA養顏美容的產品。但是消費者不這樣想,在消費者的潛意識里良子是一家足療店,在里面做SPA就變成了一件很奇怪的事。然而陸琴腳藝能做大,原因是因為陸琴腳藝起步是修腳,靠洗腳吸引客流,消費者到店洗腳是最便宜的服務,但是只要涉及修腳的一系列服務,費用就會非常貴,在這里我就不做過多分析了。
其實在營銷領域里,你是什么并不重要,關鍵是消費者認為你是誰?永遠不要挑戰消費者的心智。
3、懷著強烈需求而來的顧客來了美容院,能幫到自己什么嗎?
很多企業還在靠低價和無休止的促銷維持生計。在面對眾多商家誘惑時,女性顧客確實可以在第一次因為價格便宜選擇你,但是,“比便宜”贏得的顧客是永遠都留不住的。在中國市場上,永遠都不缺便宜的產品,本著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規律,只要更實惠的項目,消費者肯定會另擇出路。消費者憑什么選擇你?這是企業要思考的問題。
女人的心情,三分天注定,七分靠Shopping,在情感消費時代,尤其是女性消費者購買商品所看重的已不是商品數量的多少、質量的好壞以及價錢的高低,而是為了一種感情上的滿足,一種心理上的認同。
女性的消費更看重品牌給她帶來的“尊重”。你夠不夠懂她?同樣是經營美麗生意的化妝品領域,雅詩蘭黛代表了優雅、年輕、自信的女人。蘭蔻給予了她的顧客細膩、優雅、氣質、非凡魅力。自然美給顧客帶來了全新的“細養之美”,而為了能夠讓顧客“看得見”效果,自然美在每個新概念店都配備了自行研發的“十大功能肌膚檢測儀”,讓消費者可以跟進產品使用過程中肌膚改進的情況,將產品的效果盡可能地可視化和量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