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來自星星的你》全智賢同款YSL皮包?只需1280元,保證1比1原版,很難看得出真假!”記者近日采訪了解,有不少年輕人都在微信朋友圈里收到了這樣的轉發廣告。從名牌箱包到飾品珠寶,以及手表等高仿奢侈品借助微信、陌陌等社交軟件,采取了熟人營銷的戰略,甚至貼心地推出“定制服務”。
除了是一名公務員,35歲的曉離(化名)還有一份收入不菲的“兼職”——她通過微信朋友圈兜售奢侈品。每天她都會把最新款的名牌包包、手表等奢侈品的圖片發到自己的朋友圈,然后等待朋友們咨詢。
“一般情況下,我都是先接受訂金,然后再向工廠下訂單打版制作。”曉離說:“一個品牌皮包的制作成本在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我都會加價20%左右銷售。”
曉離告訴記者,像她這樣從事奢侈品仿制和銷售的店主在微信朋友圈里很常見。“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貨源,也有人是在廣東、東北等沿海或邊境城市,從當地的仿制品實體檔口拿貨。”
曉離開了四個朋友圈,每個朋友圈都有150名好友,因此客源非常穩定,每個月都可以有十來單生意,盈利在五六千至上萬。而像她這樣的,也只能算個小店主。
除了微信朋友圈,其他社交類軟件也成為“私人定制”高仿奢侈品的新途徑。
“以前大家都是在淘寶上賣,現在淘寶查得嚴了,所以現在大家紛紛轉戰新社交軟件。都是做熟人生意,雖然銷量比以前少些,但更安全了。”有著多年電商經驗的曉君(化名)說。
據曉君介紹,除了微信朋友圈,她還通過QQ好友售賣高仿品。“我將奢侈品信息上傳到QQ空間,并且設置為僅好友可見,如果是陌生人申請加我好友會被拒絕添加,只有熟客或熟人介紹的新好友才能添加成功,看到我發布的商品信息。”
為了方便顧客支付,曉君還同時開有售賣虛擬商品的網店,顧客們可以購買一件同等價格的虛擬商品來支付“私人定制”的高仿奢侈品。曉君說:“有一些回頭客,也會直接用網銀給我轉賬。”
A貨分級:線下線上聯動銷售
在位于海口上邦百匯城的解碼名品包包店,店主曉敏(化名)正忙著理貨。她告訴記者,以前她只做實體店,后來發現社交軟件上走貨更快,因此也開了微信朋友圈。
“一般新貨到了,我都會發微信,本地顧客一般都是直接到實體店看實物購買。他們買過之后會在微信評論點贊,這會吸引更多網上顧客,對于實體店熱賣的款式,我都會追加訂單,因為必然會受到網上客戶的喜愛。”曉敏說,很多熟客買家都不愿意讓人知道自己買的是仿制品,所以更愿意在微信上訂貨再來店里拿貨。
而除了定制款式,賣家還能根據顧客的要求定制不同等級的高仿奢侈品。北京一高仿奢侈品箱包淘寶網店店主小瑜(化名)告訴記者,如果顧客是自用,他們一般推薦普通A貨,即采用與原版同種材質,做工上乍一看沒有太多破綻,但一些細節處理,如紋路是否對稱等就不是特別精細。而如果顧客要買來當作正品送人,他們就會推薦超A貨,比如主要材料為原廠品,內襯、五金由廠家自配,甚至店主還收購正品的包裝袋用來包裝超A貨。因此如果不拿一個同樣的正品比較,根本分不出來。
深圳一家微信店主曉帥(化名)告訴記者,他們除了常見的包包、皮鞋等仿冒奢侈品,還能夠一比一復制一些大牌珠寶。“深圳這邊有很多珠寶加工企業,再復雜的款都能做得非常逼真。”
專家:
“購買假貨獲得的虛榮不是真實的滿足”
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副教授杜煒表示,奢侈品更多的是滿足“先富起來”的那一群人在獲得社會尊重、認可等方面的心理需求以及人的審美需求。比如,佩戴、穿著、使用某種奢侈品時被周圍贊譽、羨慕同樣是一種無形的收獲。“但是,如果單純為了虛榮心,購買高仿奢侈品,則多半滿足不了這樣的心理需要。”杜煒說,從購買假貨中獲得虛榮不是真實的滿足。
中國人民大學休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延琪認為,高仿奢侈品說到底是侵權行為,無論是否得到一些消費者的支持都是違法的。“任由其發展肯定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是不利的。由于其價格低,不納稅因而其對宏觀經濟而言有害無益。”
海南省12315指揮中心主任、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長肖亮表示,“微信朋友圈屬于相對封閉的空間,靠熟人進行營銷,因而很難被發現和監管。但是如果有消費者購買了這種仿制商品進行投訴的話,我們一定會馬上處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