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了堂課,中歐李善友教授花了整整十二小時講的顛覆式創新,行業關于李教授的或褒或貶近期已經太多。單從啟迪思考這方面來講,我的評價是褒大于貶。 所謂顛覆,有個近義詞我們更熟悉,就是革命。誰革誰的命?商業圈里感興趣的,就是一個公司革掉另外一個公司的命。全球真正還在運作的百年老公司名單短之又短。仔細觀察發現,公司和人一樣,都必須經歷新生,成長,壯年,衰老,死去。兩者在很多特質上十分相似。 每個人的出生,都被賦予了家族的資源和期望。翻開一個正常的族譜可以看到,一個家族生活水平和知識水平應該是階梯向上的。這種優化,與其說革命不如拿多級火箭助推比喻更適合。然而,對于一個人的生老病死,拋開悲喜,我們不會有太多的質疑。不會質疑為什么某個人不活到100歲,也不會在某個人死去的時候,在一旁指指點點,我早就說你會死了。我早就知道你活不過你兒子。為什么?因為我們接受了人是會死去的事實。千萬年對無數生命的認知讓我們知道這個自然規律無法逃避,只能接受。而公認的公司形式的出現是在中世紀,最多也就近千年的歷史。我們只知道公司能做什么,卻不正視公司能做多久。或者說,我們在逃避公司必死的事實。 公司必死!不同意這個觀點,評論家就會吹毛求疵,沾沾自喜。企業家就不懂進退,難以取舍。然而,這不是悲觀主義或是虛無主義。當對公司的未來有清醒的認知后,我們會制定更清晰的目標,也會對當下更加珍惜。 人體由無數組織組成,由大腦指揮。公司由各體系的員工組成,由企業家指揮。人的壽命取決于兩個部分,40%靠先天基因因素決定,60%靠后天習慣因素決定。后天習慣因素更多是靠大腦意志決定。公司也是一樣,員工的能力很重要,而企業家的見識和能力更是決定性。人體的細胞在不斷更替,一年內我們體內的98%的原子都會被新的原子替代。真正的衰老并不是單個細胞的衰老,而是DNA在復制過程中的末端端粒長度變短,導致遺傳信息丟失。對照公司就是公司在擴張過程中公司文化和使命的衰退。而大腦的認知決定于人的生長環境和軌跡,這是人類代溝形成的主要原因。公司也有代溝,且不可跨越。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的衰退甚至死亡,是可推演的死局,這不是宿命論,而是規律。我們可以用創新者的窘境來分析他們,卻無法用任何解答來解救他們。相信擁有這個星球上最聰明大腦的CEO們不是看不到問題,也不是沒有方案,而是執行不了。誰能左右生死呢? 經歷比結果重要,所有企業家都應該竭盡所能將自己的公司在有限的時間內推向頂峰,無論是經濟利益還是影響力。如同一個球星,應該在短暫的運動生涯里面創建足夠多的輝煌。人類延續的載體并不是單個長壽的個體,而是自私趨利的基因。公司的延續基因應該是人才,模式,文化,專利,品牌,資本。因為任何一家公司,也僅僅是公司進化論長河中的一段。太多人在微軟成功的時候取笑IBM,谷歌成功的時候取笑微軟,FACEBOOK成功的時候取笑谷歌。然而,沒有IBM就沒有個人電腦,就沒有微軟,就沒有操作系統,就沒有谷歌,就沒有搜索引擎,就沒有信息爆炸,就沒有FACEBOOK。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嘲笑父輩的生活。這是最簡單的道理,也是對自己所獲成就的最清醒的認識。 今天,公司形式慢慢取代國家形式在接管這個星球。這種趨勢的很大原因就是公司的興衰更替更頻繁,進化速度更快。宏觀看來是失控體系,是更高級的組織形式。企業家應該接受并享受這個事實,分解出公司最有價值的基因,并保證公司基因的可延續,這才是真正的千秋萬代之路。
 |
|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