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中國電信于2010年年初正式啟動下一代互聯網部署試點工作,在長沙等六城市開展IPv6試點。2011年5月31日中國電信開通了純IPv6網址的中國電信官網,并自主研發了面向ICP網站IPv6平滑遷移平臺‘Smart6’,使現有ICP網站具備IPv6服務能力并為全球的IPv6用戶提供服務。根據中國電信的布局,2009年至2010年為IPv6的試商用階段,2012年至2015年規模商用IPv6,2015年以后將大規模使用IPv6。
截至2011年12月,中國累計持有IPv6地址共9399塊/32?倲盗磕壳芭旁谑澜绲诘谖,僅次于巴西,美國,日本,德國之后。
向IPv6遷移需產業鏈齊步走
IPv6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商業問題,而商業問題上的產業鏈協同發展往往更為困難,因此,IPv6產業鏈僅僅依靠某一個方面推動是很難走向成熟的,這需要產業鏈各方協同創新與努力。
搶占IPv6的先機,不僅意味著搶占了一項技術、一個標準;更遙遠的意義在于,在萬物都在聯網的將來,IPv6將聯通萬物,各行各業都要牽涉其中,帶來的商機是無限的。從基礎網絡到通信運營商再到互聯網服務商乃至用戶,IPv6過渡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運營商、ICP、網絡設備提供商、終端設備、軟件、應用等多個環節,必須全體聯動,才能順利完成,任一環節存在短板,都可能使IPv6發展停滯不前。
雖然我國已經明確了從IPv4向IPv6遷移的路徑以及策略,但是受制于目前國內互聯網產業發展以及相關體制的不完善,IPv6的推進進程還相對緩慢。這首先在于IPv6與現有IPv4不兼容,網絡和網站運營商必須升級他們的網絡設施和軟件以支持IPv6信息,但升級轉換牽涉方方面面,尤其是軟件應用全面轉換升級難度較大;其次,IPv4向IPv6過渡、兩者并存的方案并不夠清晰;目前,在部署IPv6方面,運營商、互聯網商、通信設備商仍然各自為戰。此外,應用的匱乏是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
雖然,對于終端用戶來說,暫時還不會有太大的感受,畢竟用戶處于整個產業鏈條的最后環節。但是,電信運營商則沒那么幸運,他們已經感受到了地址用盡所帶來的切膚之痛。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長趙慧玲在參加2011全球IPv6峰會時曾指出:“終端網絡內容和應用的協同推進,是我國國家下一代互聯網順利發展的決定因素!碑a業鏈各方必須協同創新,才能加快IPv6商業化。
或許,只有像網站一樣的內容及應用提供商先動起來,開始為用戶提供IPv6服務,我們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前進,發現并解決問題,否則我們在IPv6的部署上只能是互相等待,停滯不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