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主人:包日平
你聽說過“缺點”也能賺錢嗎?這次來到項目秀現場的溫州人包日平,就想開一家專利缺點策劃公司。所謂缺點策劃,就是研究未被市場接受的專利產品的缺點加以改進,或者發掘有價值的專利技術,重新包裝推向市場。
別看包日平才三十多歲,他自己設計的10多項產品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證書。
上世紀90年代初,20歲出頭的包日平去福建開服裝廠。他做的服裝色彩亮麗,款式新穎,格外好銷。但是自己花盡心思設計出來的新款式,上市后馬上就被別人仿制。他想,要是自己的款式或者商標能夠得到法律的保護該多好。于是,美術專業出身的他和幾個朋友決定自己設計產品申請專利。
經過一番市場調查之后,他們選擇了電風扇。當時流行的螺旋槳式電風扇,使用時噪聲大,又不美觀。聯想起三國時諸葛亮手中的鵝毛扇,清風徐徐,不見聲響,又具有裝飾性,他決定搞個飛翼式電風扇。
包日平等人的設想引起了江西一家電器廠的興趣。廠方專門騰出一個車間,給包日平他們鼓搗飛翼式電風扇。幾個月后,飛翼式電風扇設計成功,后來還申請了專利。按照原先約定,包日平專利申請成功后以技術入股的形式,與電器廠合作生產。但那時,電器廠經營情況不太好,技術合作也付諸東流。
但從那以后,包日平似乎有了專利癮:技術革新,獲得產品專利,成為最讓他快樂的事。他開始帶上“有色眼鏡”來看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商品,這些商品在他看來都是有缺陷、有待改進的。找出缺點之后,他又潛心思考怎樣進行改進,使新產品更加完美。
包日平說:“我每次出差到外地,心里面都裝有兩大任務:一是到市場上看各種產品,把產品的功能特征記在心里;二是思考對現有的產品如何進行改進。旅途是我最好的思考CYE時間,一路上我會浮想聯翩,好多發明的亮點都是這個時候形成的。”1999年他在老家創辦“不凡科技研究所”時,手頭又多了自動炒鍋排煙灶、活用功能鞋、香參茶等專利。
為了搞專利和推銷專利,包日平搭進了30多萬元積蓄,還關掉了自己的服裝廠。“沒有走上市場的專利就是垃圾專利”,在推銷專利歷盡波折之后,包日平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專門找專利產品缺點,營銷專利的想法在他的腦子里漸漸成熟。這次來參加創業大賽,他特別希望能夠找到資金,進一步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踐。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