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 from
這個主意來自
谷風上一家公司主要做企業理財軟件,到2007年谷風開始關注到個人理財軟件市場,2009年開始發現用觸屏手機和智能手機的人越來越多,并且互聯網上各種理財軟件也很受歡迎,他覺得做一款手機個人理財軟件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Market Potention
市場機會
個人財務結構越來越復雜,簡單的流水賬已經不能滿足很多人的理財需求,需要更方便的理財方式。而且在2009年隨手記公司成立時,國內個人理財軟件市場競爭并不激烈,沒有太強大的對手。
Question
Q1:收入來自哪幾個渠道?
軟件付費下載是一部分。蘋果系統有30萬用戶下載收費版“隨手記”,安卓系統的用戶可以付費獲得增值功能,付費下載收入超過300萬。
另一部分是跟金融機構合作。隨手記把軟件付費授權給銀行機構,作為他們為用戶提供的增值功能。
Q2:個人理財軟件市場的規模有多大?
通過跟企業軟件市場做對比,我估計市場總規模至少超過每年1億元人民幣。但是除了作為應用軟件,當一款應用用戶達到一定數量時,它本身就具有營銷價值,我們已經和銀聯達成了合作,以后還會與金融行業企業,比如基金公司、銀行,進行推廣合作。
Q3:未來的競爭者可能來自哪里?
我們是在用以前做企業級理財軟件的經驗和要求來做一款適合個人使用的理財應用,所以目前從功能上說,沒有遇到太強大的競爭者。未來的競爭者可能是金融行業的大公司,另外像支付寶這樣的公司也許是我們的潛在競爭對手。
Last Shot
Big Trouble
麻煩問題
隨手記的員工主要由軟件公司的技術人員組成,無論是做產品還是運營都有較強的軟件思維,而現在所處的領域比較復雜,要面對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平臺,需要不同的產品和運營思路,所以能夠盡快轉變思路是現階段的最大問題。
Ask Mentor
最后一問
現在行業競爭比較激烈,如果公司不能短期上市,就不能對員工有足夠的激勵作用,如何能夠在這種狀態下保持員工的積極性并且能夠達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CBN Note
CBN Note
作為一款功能比較專一的應用,“隨手記”現在的用戶量已經很大,而且用戶增長速度放緩,靠增加功能收費并不是長久之計,團隊需要解決收費模式的瓶頸。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