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拉丁詩人用“渴望新事物”來形容人類。創業家更是如此。他們渴望新事物,因此開始求解建立企業、運營企業。他們希望尋找新模式。我們在探訪了各行業創業企業創始人、投資人以及研究者后,發現可以從紛繁復雜的創業實踐中,找到一些規律,我們期待這些規律能夠給創業者啟示。
信息技術是刺激創業新模式出現的關鍵因素。在我們對過去十年成功的創業模式進行研究時,我們再次深刻地感受到了這一點。互聯網作為信息技術關鍵的一環,更是革命性地變革了經濟、市場與產業結構。消費者更加細分、消費者的行為被更多地改變、消費者的價值被更進一步地挖掘、消費者的需求被更充分地滿足。這些,也恰恰是激勵創業家的創業精神的源泉,激勵他們創造更好的商業模式的源泉。
互聯網時代的賺錢術
誰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商業社會,免費策略早已開始發威。在這其中,將免費模板用得最嫻熟的莫過于互聯網,因為互聯網本身是免費的。
從QQ起家的騰訊通過免費服務獲得了巨大的用戶群體,并以此為核心資源,推出一系列線上線下的產品與服務,這樣的布局讓盈利就變得順理成章。可以這么說,通過免費模式獲取無形資產,繼而創造利潤是騰訊成功的撒手锏。
其實,依靠免費服務實現附加增值盈利的模式已被眾多互聯網公司采用,早已不是什么商業秘密。
據360安全衛士總裁齊向東表示,目前其在安全網絡市場占有率已超過75%,在殺毒軟件市場占有率接近半壁江山,擁有2.5億名用戶。“按照傳統一個殺毒軟件100元來計算,就等于給網民省了250億元。”他說。
然而,360安全衛士的免費殺毒并不是完全的“天上掉餡餅”,靠增值服務實現盈利正是其終極目標所在。據接近該企業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安全存儲、手機拷貝等增值產品已研發完畢,真正的市場推廣可能將在今年2月。
此外,包括迅雷、土豆等企業則在實踐著“眾包”理論,它們秉承“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原則,在免費的前提下,依靠個體用戶的上傳量積累資源,通過共享的方式吸引眼球。
原本需要花錢雇人去做的事,用戶們卻很高興免費去做。這種商業模式在提高經濟效率的同時,也讓互聯網上大規模的個性化成為了可能。而當這些企業達到足夠多的用戶數量時,邊際成本遞減的經濟學原理就開始發揮作用,增值收益變得順理成章。
點評:
高原資本合伙人 涂鴻川
免費的重點不在于怎么賺錢,而是在于通過這種手段建立用戶的信賴關系,從而達到降低再次接觸用戶的成本。即便一項增值服務只有1%的人愿意付費,也會是很大的一筆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