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網游要回爐
國內網游研發“技術死”的產品太多,80%產品剛出來都有技術問題,即使是有經驗團隊研發的產品。許怡然說,整個游戲是一根鏈條,一旦有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鏈條上其他環節再強都沒用,還得斷。
由于好些投資人看不懂代碼和數值策劃,他們對一個項目的判斷更感性地傾向于看圖片。為了把美術效果做好,一些技術和策劃會背上很大的包袱,客戶端規格一升再升,最后連最高檔的機器都跑不動。可見,初創團隊往往因為資金、能力等原因,真正制作的產品跟理想有很大的差距,可是一個折衷平庸的游戲能夠在當今競爭這么激烈的市場上脫穎而出嗎?
一個研發團隊只能得到10%分成
費盡千辛萬苦產品終于做完了,這時候就要開始找運營商了。可是當今市場上每一個運營商都在自己開發游戲,他們自己開發的產品都是“親兒子”,你要想讓他們代理你的產品,要當“干兒子”,不但要有突出的特色,還要跟他的“親兒子”不沖突才行。即使各方面條件都符合了,他也要狠狠地壓你價兒的,有時候甚至干脆直接把你的想法學過去給“親兒子”用了。
而且還會碰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問題,資金饋乏、管理能力差,運營經驗有限的代理公司一旦簽給大公司,又要面臨被挑刺兒、改來改去的局面,大多研發團隊也只能忍了,因為大半的版權金要正式上線運營之后才支付,為了糊口只能低頭。
許怡然說,目前一些獨立的研發公司要轉型成為運營商非常困難。現在運營成本高昂,如果投資者追加投資又要給股份。就算產品上線運營成功,也賺錢了,開發公司產品簽給運營商之后往往只能得到20%左右的分成。作為其中核心的創業團隊,往往在產品最終上市之后,按照股份比例,只能分到不足10%的收益,甚至很多創業者很長時間都得不到實際的收益。商報記者 鄭潔
個案鏈接
一個網游小公司的十年
“現在網游的商業化程度非常高,我們那家投資商還算有耐心,一般投資商都要求幾年IPO的。”天成勝境總裁余雪松,已經在網游領域奮戰了十年。今年初,他們公司的《浪漫莊園》正式收費運營,最多時有3萬人同時在線。因為金融危機的原因,這盈利已經超出了他那投資人老板的預期。
余雪松最早加入北京游戲圈是做單機游戲。因為國內盜版太嚴重,主要是出口。他和他的團隊一般花半年時間做一款產品,幾萬塊錢賣給人家。他感覺當時整個社會對這行業還挺鄙視的,一般人覺得學了IT去大牌軟件公司多么好,像一幫搞搖滾的一樣窩在地下室里做游戲,簡直就是不務正業。余雪松認識的第一撥朋友就是在這種狀態下,靠每月兩三千的收入,在北京地下生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