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業內人士指出,如果一直不收費,企業在這一產品上的商業模式架構又應該如何搭建,又如何能夠保證有足夠的資金和費用來支持企業在互聯網電視新品上的投入。
“今后,互聯網功能將成為電視機的標準配置,但在互聯網電視的商業模式上,我們還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案,也歡迎你建言獻策。”
2月2日,在全球首款COCO聊天電視新品上市新聞發布會上,創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部總裁楊東文面對記者的現場提問,坦言目前企業對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仍處在摸索期,面對中國巨大的彩電用戶群體,對網絡電視的增值內容收費顯然不合適,但究竟如何解決,楊東文也未給出答案。
如果一直不收費,企業在這一產品上的商業模式架構又應該如何搭建,又如何能夠保證有足夠的資金和費用來支持企業在互聯網電視新品上的投入。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這是當前所有中國互聯網彩電企業必須面臨的一道坎,要想在未來實現更大的發展,僅有一個上網功能而不解決上網后的內容持續更新和供應,肯定是無法支撐這一產品的長久市場熱銷。
商業模式還不成熟
此前,TCL多媒體中國業務中心副總經理李璐也向記者表示,目前互聯網電視的產業環境已經成熟,但對于商業模式,企業還正處在摸索期,不排除會有很多的方式,比如搭建一個開放式的平臺,吸引第三方內容供應商的參與,但最終還沒有成型。
不過,楊東文還一再強調,目前互聯網電視的內容源定位仍不清晰,特別是廣電部門對內容的管理規范和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在尊重版權和遵守規范的前提下,讓用戶更方便地獲得內容,是互聯網電視發展的關鍵內容。
楊東文透露,目前在發展互聯網電視上,內容的制作和提供不是創維的強項,創維在這一塊的投入不會太多。但創維會基于消費者需求進行產品應用功能的開發,特別是立足于家庭多媒體娛樂中心的核心定位,推出了包括酷開、酷影、酷樂、酷酷等一系列定位不同需求和側重點的“酷家族”電視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從楊東文的這番表態可以看出,創維對于發展互聯網電視采取了一種較為謹慎的姿態,而又不愿意錯失這一輪互聯網電視的熱銷機會。所以很巧妙地通過基于互聯網平臺下的細分化娛樂功能的開發,推出了網絡聊天電視,這看上去是一招不錯的“細節制勝”布局。
創維的機會與挑戰
早在去年,TCL、長虹、康佳紛紛發力互聯網電視,推出了一系列個性化的功能型產品。TCL推出了可以自動進行軟件升級的內容平臺,而長虹則通過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推動無線上網功能。同時這兩家企業也紛紛宣布停產大屏幕的非互聯網電視。而康佳發展互聯網電視的決心更明顯,于去年底宣布將于半年內全面停產所有的非互聯網產品,這意味著國內彩電業將在今年迎來新一輪的互聯網電視熱潮。
此次創維推出的COCO聊天電視,其主打賣點則是即時視訊聊天功能,其前提是要購買兩臺創維酷酷電視,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兩地視訊溝通。創維彩電中國區營銷總經理劉棠枝放言,這款酷酷電視的目標便是電腦里的騰訊QQ。
記者注意到,與電腦需要一定素質和技能的人員才能使用、操作較復雜等不同,創維的這款聊天電視操作簡單方便,而且通過互動平臺的模式,讓產品直接在終端市場上具備了綁捆銷售的拉動作用。劉棠枝坦言,這款產品正是選準了春節這一時期,通過主打親情牌,搶占互聯網電視的銷售份額。
英特爾嵌入式產品事業部中國區總監施養維認為,電視的第三次升級應具備技術、體驗內容、商業模式三大創新元素。現在看來,國內企業普遍在互聯網電視的商業模式空白點。而在技術上,目前創維通過與英特爾的合作解決了電視對在線視頻對話交流的響應速度和控制。
業內人士指出,在最關鍵的體驗內容上,創維聊天電視將面臨不小的挑戰。首先從2月初產品上市到春節前不過短短半個月,這一款產品能否實現在全國城市的快速鋪貨,對創維營銷團隊的物流運輸和執行能力是個考驗。其次,這段時間全國各地的返鄉潮迭起,并非城市電視銷售的最佳黃金期,此次上市將面臨城市購買群體流失的問題。再者,只有購買兩臺才能享受視訊功能的產品要求,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部分消費群體的購買。更為關鍵的是,還需要在異地購買,那操作起來難度較大。
此外,上網速度等產業環境也會限制這款產品的應用。與此前創維推出的酷開、酷樂、酷影等獨立性產品不同,這款產品由于涉及互動性功能的延伸,必然面臨較大的市場推廣和應用挑戰。
發力營銷創新的內因
近年來,創維在國內彩電業的發展并未因當年黃宏生事件而滑落,反而在張學斌為首的職業經理人團隊推動下,實現了企業在銷售規模和市場份額上的新跨越。正如創維集團總裁張學斌所言,成長在創新氣息濃郁的深圳,并借助在當年“深圳速度”的平臺優勢,近年來創維的發展也呈現了爆炸式增長。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在國內彩電市場上,創維正是采取了一條立足于消費需求的營銷創新,走出了一條有別于同行的發展路線圖。通過立足消費者對電視作為家庭娛樂終端的需求性開發,推出了酷系列產品,滿足了家庭娛樂訴求,也實現了企業的市場營銷業績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與海信等企業立足產業前端,進行產業鏈一體化模式的打造不同,創維牢牢抓住產業后端的消費者需求。這種向下走的策略不僅避免了向上走的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風險性大等問題,反而可以通過討好消費者在短期內實現業績提升、快產出。
有彩電業內人士也就此指出,在創維的這套看似有效的模式背后,也隱藏著許多無奈。畢竟這是一幫職業經理人團隊在經營,而且又是黃宏生出事后“臨危受命”,這就必須要求企業決策層和執行層要在短期出業績,這樣才能凝聚人心。
目前來看,創維的這種營銷創新看似投資少、見效快、回報大,但繁榮的市場表象背后仍難掩企業發展的內核缺失。任何的營銷創新應該建立在產品和技術基礎上,如果只停留于產品的應用功能創新,而非原創性技術,這樣容易讓企業的發展陷入產品概念的炒作怪圈中,更會為企業未來發展設置生長瓶頸。中國市場學會理事李德俊教授告訴記者,這種模式只能是短期實施,長期來看必須要建立一套立足于原創性技術的產業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