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難選擇,源自贏利模式與用戶需求的背離
一些創業型的手機瀏覽器企業現階段仍舊希望借助幫助一些網站、游戲、SP推廣業務,或者通過手機瀏覽器平臺賣廣告賺錢。這樣做的結果本質還是和SP分錢,屬于準服務提供商的范疇,這樣的狀況實現轉型的陣痛可想而知:
不轉型,先天發育不良的商業模式必將傷害用戶體驗阻礙未來發展:為了賺錢,便將網址導航作為廣告位,對外出售。根據客戶付費的多少,安排客戶在網址導航中的位置,甚至將自己涉足的內容和應用推薦頭條。這樣做雖可以讓企業贏利,卻讓用戶難以從網址導航中找到公正的、自己迫切需要的網址,未來必然失去民心。
轉型,則面臨著贏利的巨大壓力:創業型手機瀏覽器企業由于自身盈利能力較弱,那些沒有資金實力,沒有獲得風險投資的公司都難以擴大用戶規模,市場份額持續萎縮。而獲得風險投資的公司,如果只靠做工具型軟件和移動互聯網“通道”很難滿足收支平衡的需求,也無法向風投機構交代。畢竟手機瀏覽器是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就如同沒有收費站的公路,公路提供者短期無法獲利。長期來看,但是在公路沿線設置“服務區”讓車主停下來休息,在服務區中消費的方法,將獲利頗豐,無奈倘活不過當下,未來無從談起。
搖擺于兩難間的創業型企業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
克服青春期躁動 做出明智選擇
創業型團隊,尤其是那些倆仨年,便由10多人團隊激增到上百人,無論是從高級領導干部還是基層員工,都有年輕化、跑步上崗的特點。無論是相對不足的管理經驗,還是拍腦袋式決策,都將對企業的生死存亡帶來重要影響。
|